【GO】Go 三個點省略號"..."使用總結


Go語言中省略號"..."有3種用法,下面會一一介紹。

Tips:以下測試程序中所涉及地址在不同機器打印也不同。
目錄

使用在數組中

打散Slice

變長的函數參數

使用在數組中

q := [...]int{1,2,3}
fmt.Printf("%T\n",q) //"[3]int"


在數組字面量中,如果省略號"..."出現在數組長度的位置,那么數組的長度由初始化數組的元素個數決定。

打散Slice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func main() {
var arr1 []int
arr2 := []int{1,2,3}
arr1 = append(arr1,0)    
arr1 = append(arr1,arr2...)    //arr2... 將切片arr2打散成 ==> arr1 = append(arr1,1,2,3)
fmt.Printf("%v\n",arr1)

var arr3 []byte
arr3 = append(arr3,[]byte("hello")...) 
fmt.Printf("%s\n",arr3)
}

 

運行結果:

 

上面例子中append函數的參數后面的省略號表示如何將一個slice轉換為參數列表。

變長的函數參數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func f1(parms ...int){
for i,v := range parms {
fmt.Printf("%v %v\n",i,v)
}
}

func main() {
f1(012)
}

運行結果:

 

 

 

在參數列表最后的類型名稱之前使用省略號“...”表示聲明一個變成函數,調用這個函數的時候可以傳遞該類型任意數目的參數。

盡管...type參數就像函數體內的slice,但變長函數的類型和帶有普通slice參數的函數類型不相同,所以在傳參的時候也是有所區別。...type格式的類型只能作為函數的參數類型存在,並且必須是最后一個參數。它是一個語法糖(syntactic sugar),即這種語法對語言的功能並沒有影響,但是更方便程序員使用。

如果不使用...type,則必須這樣: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func f1(parms []int){
for i,v := range parms {
fmt.Printf("f2:%v %v\n",i,v)
}
}

func main() {
b := []int{0,1,2}
f1(b) 
}


結果與上面一樣。

以上算是比較基本的用法,但是實際工作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別的情況。

情況一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func f1(parms ...int){
fmt.Printf("%T\n",parms)
for i,v := range parms {
fmt.Printf("f1:%v %v\n",i,v)
}
}

func main() {
b := []int{0,1,2}
//f1(b) //error
f1(b...) 
}

上面已經說明:盡管...type參數就像函數體內的slice,但變長函數的類型和帶有普通slice參數的函數類型不相同。所以f1(b)會發生錯誤,因為類型不匹配。而這里在slice后面加...,將slice打散,傳入f1。

同時也可以知道,parms類型是[]int,所以在函數f1里面,parms就是一個int類型的切片。

情況二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func f2(a ...int){
fmt.Printf("f2 %T\n",a)
fmt.Printf("f2 %v\n",a)
fmt.Printf("f2 %p\n",a)
}

func f1(a ...int){
fmt.Printf("f1 %v\n",a)
fmt.Printf("f1 %p\n",a)
//f2(a) //error
f2(a...)
}

func main() {
f1(1,2,3)
}

從情況一知道,在f1中a是slice,再次傳入到f2函數中,必須將slice打散操作,不然發生類型不匹配的錯誤。

但是我們把 ...int 改為 ...interface{} ,再看下面的例子: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func f2(a ...interface{}){
fmt.Printf("f2 %T\n",a)
fmt.Printf("f2 %v\n",a)
fmt.Printf("f2 %p\n",a)
}

func f1(a ...interface{}){
fmt.Printf("f1 %v\n",a)
fmt.Printf("f1 %p\n",a)
f2(a)
f2(a...)
}

func main() {
f1(1,2,3)
}

 

 


發現在f2(a)沒有發生錯誤,但是仔細看看打印的結果[[1 2 3]]是數組為元素的數組類型。這都歸功於interface{}這個萬能類型,它將f2(a)中的a作為一個參數傳入,a在f2函數中,是[]interface{}類型。比如: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func f1(a ...interface{}){
fmt.Printf("f1 %v\n",a)
}

func main() {
arr := []int{1,2,3}
arr2 := []int{11,22,33}
f1(arr,arr2,111,222,333
}

 

情況三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func f1(a ...interface{}){
fmt.Printf("f1 %v\n",a)
}

func main() {
arr := []int{1,2,3}
f1(arr...)
}

  

這和情況一看起來差不多,但是這里怎么出錯了?

我們從錯誤提示可以看出:[]int 不能作為 []interface{}類型傳入f1。換句話說,就是類型不匹配。

但是interface{}不是萬能類型嘛?從情況二可以看出。

這里可能是一個誤區,雖然interface{}是萬能類型,但是[]interface{}並不是萬能類型,它本質是slice,只不過slice的成員都是萬能類型interface{},就像[]int和[]string是不同類型slice,所以錯誤是因為類型不匹配。也可以看看官方怎么解釋[]interface{}。

結合下面例子再理解。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func f2(a interface{}){
fmt.Printf("f2 %v\n",a)
}

func f3(a []interface{}){
fmt.Printf("f3 %v\n",a)
}

func f4(a []int){
fmt.Printf("f4 %v\n",a)
}

func main() {
arr := []int{1,2,3}

f2(arr) //[]int -> interface{}    

//f3(arr)    //error 類型不匹配[]int -> []interface{}

f4(arr)
}

那如何修改情況三第一個例子,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func f1(a ...interface{}){
fmt.Printf("f1 %v\n",a)
}

func main() {
var arr []interface{}
arr = append(arr,1,2,3)
f1(arr...)
}

以上大概就是Go語言的省略號"..."的所有用法和遇到的問題了。

參考文章:

http://c.biancheng.net/view/60.html
https://blog.csdn.net/jeffrey11223/article/details/79166724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