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請求user_agent字段解析


瀏覽器的常見User Agent 各字段的解釋

瀏覽器的User Agent字段令人迷惑,例如:某一版本的Chrome訪問網絡時,User Agent字段如下:

Mozilla/5.0 (Windows NT 6.3; WOW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33.0.1750.29 Safari/537.36

其中既包含多個公司的瀏覽器標識,如:Mozilla、Chrome、Safari,也包含多個渲染引擎標識,如:AppleWebKit、KHTML、Gecko。下面我們對這些字段逐個進行解釋。

  • Mozilla/5.0: 網景公司瀏覽器的標識,由於互聯網初期瀏覽器市場主要被網景公司占領,很多服務器被設置成僅響應含有標志為Mozilla的瀏覽器的請求,因此,新款的瀏覽器為了打入市場,不得不加上這個字段。

  • Windows NT 6.3 : Windows 8.1的標識符

  • WOW64: 32位的Windows系統運行在64位的處理器上

  • AppleWebKit/537.36:蘋果公司開發的呈現引擎

  • KHTML:是Linux平台中Konqueror瀏覽器的呈現引擎KHTML

  • Geckeo:呈現引擎

  • like Gecko:表示其行為與Gecko瀏覽器引擎類似

問題

    1. 請求中為什么既含有Chrome/33.0.1750.29又含有Safari/537.36字段?

      答:因為AppleWebKit渲染引擎是蘋果公司開發的,而Google公司要采用它,為了獲得服務器端的正確響應,僅在Safari瀏覽器UA字段中增加了Chrome字段。 
      例如:

      • Safari瀏覽器的UA:Mozilla/5.0 (平台;加密類型;操作系統或CPU;語言)AppleWebKit/AppleWebKit版本號(KHTML, like Gecko) Safari/Safari 版本號

      • Chrome瀏覽器的UA:Mozilla/5.0 (平台;加密類型;操作系統或CPU;語言)AppleWebKit/AppleWebKit版本號 (KHTML, like Gecko) Chrome/ Chrome 版本號 Safari/Safari 版本號

    2. 為什么UA中包含多個瀏覽器的標識,如:Mozilla/5.0、Chrome/33.0.1750.29、Safari/537.36,以及渲染引擎標識?

      答:多增加一些字段都是為了讓服務器檢測到它支持的瀏覽器標識,以便獲得服務器的響應,從而提升用戶體驗。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