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綜合收益:是所有者權益類科目,雖然利潤表上也有它一欄
凈利潤:是當期損益類
打個比方,你是某一家上市房地產公司的老板,10年之前你在北京2環內購買了一棟辦公樓,原來一直自己用,后來覺得租出去更划算,今年呢就租給別人了,從此,自用建築物就轉換成以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了。當年價值1000萬,10年之后的今天市值10個億,心里想着很開心啊,快年終了,馬上要快出財務報表了,你接過財務總監遞給你的報表一看,感覺不對,為什么?利潤有點少,現實情況是,大部分上市公司都希望把利潤做得高一點,這樣傳遞給外界的信息就是說明公司有前途嘛。而你發現利潤太少了,還是顯示1000萬,不是10個億,財務總監解釋說,盡管已經轉換萬以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了,但這9億9千萬差額並不能直接影響當期損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不能直接影響利潤表,而只能先影響權益“其他綜合收益”,直到你把投資性房地產處置以后才會把計入其他綜合收益 ”的部分轉入當期損益來影響利潤表。
其實這就是個游戲規則,試想想,中國這房價地價這么高,如果每家公司都采用類似的方法操縱利潤,豈不是欺騙大眾嘛,利潤高了,公司去銀行貸款都很方便的,所以會計准則才會對此進行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