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留數
首先說明一下為什么會有留數?
對於圖中的這樣一個積分路徑,由於內部區域不完全解析。所以根據柯西積分定理,我們可以將其轉化為下圖的積分路徑:
當通往奇點的兩條路線無限接近時,就可以得到下圖:
即對於大回路的積分等於對所有奇點的路徑的積分之和的相反數。即:
所以問題變成了如何求對於奇點的路徑的積分\(\oint_Lf(z)dz\)
由上一章的洛朗級數知,洛朗級數在冪次為-1項的系數為
由於這個系數很有用,所以專門稱復變函數在某一點的洛朗級數展開式的冪次為-1的項的系數為留數。記作\(\mathcal{Res}[f(z),z_0]\)
所以就可以提前給出留數定理,對於正向閉合路徑C,如果其所圍區域內除了有限個孤立奇點\(z_1,z_2,\cdots,z_k\)外處處解析,則有
所以留數定理本質上是對於柯西積分定理的應用。
5.1 孤立奇點
5.1.1 解析函數的孤立奇點及分類
若函數f(z)在\(z_0\)的鄰域內除\(z_0\)外處處解析,則稱\(z_0\)為f(z)的一個孤立奇點。
根據洛朗級數的定理,我們可以將f(z)展開成洛朗級數
- 如果上式中的負冪項系數均為零,若記剩下的冪級數的和函數為F(z),則F(z)是在\(z_0\)處解析的函數。且當\(z\in D\)時,F(z)=f(z),當\(z=z_0\)時,\(F(z) = a_0\)。於是令\(f(z_0) = a_0\),所以f(z)在\(z_0\)處就是解析的了,所以點\(z_0\)被稱為可去奇點。
- 如果上式只有有限個\((z-z_0)\)的負冪項的系數不為零,那么孤立奇點\(z_0\)稱為函數f(z)的極點。如果負冪項的最高次冪為\((z-z_0)^{-m}\),則稱\(z_0\)為函數f(z)的m階極點。
- 如果\((z-z_0)\)的負冪項系數有無窮多個不為零,那么孤立奇點\(z_0\)稱之為f(z)的本性奇點。
5.1.2 解析函數在有限孤立奇點的性質
定理:設函數f(z)在\(0<|z-z_0|<\delta\)內解析,則\(z_0\)是f(z)的可去奇點的充要條件為:存在着有限極限\(\lim_{z\rightarrow z_0}f(z)\).
定理:設函數f(z)在\(0<|z-z_0|<\delta\)內解析,則\(z_0\)是f(z)的極點的充要條件為:\(\lim_{z\rightarrow z_0}f(z) = \infty\).
定理:設函數f(z)在\(0<|z-z_0|<\delta\)內解析,則\(z_0\)是f(z)的本性奇點的充要條件為:不存在有限或無窮的極限\(\lim_{z\rightarrow z_0}f(z)\).
如\(e^{\frac1z}\)在z=0處為本性奇點,因為其展開成洛朗級數后有無窮多個負冪項不為0
5.1.3 函數的零點與極點的關系
設函數f(z)在\(z_0\)的鄰域\(N(z_0,\delta)=\{z:|z-z_0|<\delta \}\)內解析,並且\(f(z_0)=0\),則點\(z_0\)稱為f(z)的一個零點。
m階零點
不恆等於零的解析函數f(z)如果能夠表示成\(f(z) = (z-z_0)^m\varphi(z)\),其中\(\varphi(z)\)在\(z_0\)處解析且\(\varphi(z)\ne 0\),m為某一正整數,則\(z_0\)為f(z)的m級零點。
定理:f(z)在點\(z_0\)處解析,則\(z_0\)是f(z)的m階零點的充要條件為:\(f(z_0) = f^{'}(z_0) = f^{(m-1)}(z_0) = 0,f^{m}(z_0)\ne 0\)
解析函數的零點與極點,有下面的關系
定理:\(z_0\)是f(z)的m階極點的充要條件是:\(z_0\)是\(\frac1{f(z)}\)的m階零點。
應當注意的是,我們在求函數的奇點時,決不能只看函數的表面形式就做出判斷,如函數\((\cos z-1)/z^4\),看起來z=0是它的四階奇點,實際將cos z展開后是二階奇點。
例:判斷函數\(f(z) = \frac{\sin z}{z^2(1-e^z)}\)在\(z=0\)是幾階極點。
提示:將\(1-e^z\)和\(\sin z\)展開
5.1.4 解析函數在無窮孤立奇點的性質
若函數f(z)在域D:\(R<|z|<+\infty(R>0)\)內解析,則稱為\(z=\infty\)為f(z)的一個孤立奇點。
5.2 留數
5.2.1 留數的定義和計算規則
定義:設函數f(z)在\(z_0\)點的去心鄰域內解析,\(z_0\)是f(z)的孤立奇點,則f(z)在孤立奇點\(z_0\)的留數定義為
記作\(Res[f(z),z_0]\),C是包含在鄰域內的圍繞\(z_0\)的任何一條正向簡單閉曲線。留數的本質還是一個柯西積分。
若\(z=\infty\)是f(z)的孤立奇點,則定義在\(z=\infty\)處的留數為
留數的計算定理:如果\(z_0\)是f(z)的m階極點,則
要求留數,即求洛朗級數的系數\(a_{-1}\)
推論:設\(f(z) = P(z)/Q(z)\),\(P(z)\)及\(Q(z)\)在\(z_0\in C\)點解析,如果\(P(z_0)\ne 0,Q(z_0)=0,Q'(z)\ne0\),那么\(z_0\)為\(f(z)\)的一階極點,且
若\(z_0\)是\(f(z)\)的本性奇點,則\(\mathcal{Res}[f(z),z_0] = a_{-1}\)。
若\(z=\infty\)是\(f(z)\)的孤立奇點,則
5.2.2 留數的基本定理
對於正向閉合路徑C,如果其所圍區域內除了有限個孤立奇點\(z_1,z_2,\cdots,z_k\)外處處解析,則有
推廣的留數基本定理:如果函數f(z)在擴充的復平面內只有有限個孤立奇點,那么f(z)在各孤立奇點(包括\(\infty\)點)的留數之和等於0。
利用該定理,當所求留數的區域內有多個極點時,可以直接求無窮遠處的留數值,則其他點的留數之和就等於無窮遠的留數值之和。
5.3 留數在定積分計算中的應用
為了求實函數f(x)在實軸上或實軸上的某一線段I上的積分,我們在I上適當附加某一曲線使其構成一簡單閉曲線C,其內部為D,選取適當函數F(z),然后在\(\overline D\)上對F(z)應用留數定理,就能把實軸上f(x)的積分轉換為F(z)在D內基地那的留數與附加曲線的積分。
5.3.1 形如\(\int_0^{2\pi}R(\sin\theta,\cos\theta)d\theta\)的積分
這類積分可以化為單位圓周上的復積分,設\(z = e^{i\theta}\),則
於是
令
則由留數的基本定理知
5.3.2 形如\(\int_{-\infty}^{+\infty}R(x)dx\)的積分
當被積函數R(x)是x的有理函數,而分母的次數至少比分子的次數高二次,並且R(x)在實軸上沒有奇點時。若設R(z)在上半平面\(Im\ z>0\)的極點為\(a_1,a_2,\cdots,a_p\),則
證明過程略
當\(R(x)\)為偶函數時,有
注意只考慮上半平面的極點。
5.3.3 形如\(\int_{-\infty}^{+\infty}R(x)e^{iax}dx\)的積分
當被積函數R(x)是x的有理函數,而分母次數至少比分子的高一次,並且R(x)在實軸上沒有奇點時,積分是存在的。同樣,若設R(z)在上半平面內的極點為\(a_1,a_2.\cdots,a_p\),則
證明過程略。
5.3.4 它類
在前幾類積分中,都要求函數在實軸上無奇點,對不滿足這個條件的積分,往往適當改變積分路徑也可以使得積分可求。
當被積函數R(x)是x的有理函數,而分母次數至少比分子的高一次。設R(z)在實軸上除去有限多個一階極點\(x_1,x_2,\cdots,x_q\)外處處解析。在上半平面內除去有限多個奇點\(z_1,z_2,\cdots,z_p\)外處處解析,則積分存在且
證明過程略
以上四種方法都是采用了圍道積分法,即將實函數的定積分轉化為解析函數沿閉合路徑的積分,然后運用留數定理轉化為留數的計算。
5.4 復變函數奇點類型的判定
5.4.1 奇點類型的判斷
首先根據計算極限的方法判斷是三種奇點的哪一種。可去奇點的極限有限,本性奇點的極限不存在。大部分情況都是極點。
5.4.2 極點階數的判斷
-
計算當分母乘上幾階的\(z\)后計算出來的極限不為\(\infty\)。如判斷下面這個函數的極點類型
\[\frac{e^z\cdot\sin z}{z^2} \]則有
\[\lim_{z\rightarrow0}z\cdot\frac{e^z\cdot\sin z}{z^2} = \lim_{z\rightarrow0}\frac{\sin z}z = 1\ne\infty \]上面的極限乘上一階\(z\)極限就不為\(\infty\)了,說明是一階極點。
-
利用零點階數進行判斷
前面講過零點和極點有這樣一個關系:
函數\(f(z)\)在\(z_0\)的m階零點,就是函數\(\frac1{f(z)}\)在\(z_0\)處的m階極點。
還有一點是分子上的零點階數或極點階數可以與分母上的“抵消”,還是上面那個例子。
\(e^z\cdot\sin z\)在0處是1階零點,\(z^2\)在0處是2階零點。兩者抵消后\(z^2\)還有一階零點。
現在\(z^2\)在分母,所以分母上有一階零點,說明整個函數有一階的極點。所以該函數在0處是一階極點。
其他類型函數的判斷
極限不存在的函數在\(z_0\)一定是本性奇點,但是極限為\(\infty\)不能完全判斷是極點還是本性奇點,這點尤其適用與非冪級數構成的函數。
如
在\(z=1\)時,極限為正無窮,但是不是極點。
因為,如果將函數按照
進行展開
所以在\(z=1\)處的負冪項系數是有無窮多個不為0的,所以是本性奇點。
所以對於不好判斷的函數,可以考慮將函數進行泰勒級數展開。
常見的泰勒展開有:
以及這些函數進行加減乘除、微分、積分運算得到的級數展開。
展開便可直接觀察負冪項系數的個數,那個才是判斷三種奇點類型的根本依據。
無窮遠點處奇點的判斷
對於無窮遠點處的奇點,通常不好直接判斷。可令
將t代入后就可以轉化為對\(g(t)\)在\(t=0\)處奇點的判斷。
如判斷下列函數在無窮遠點的性質
有時候需要進行泰勒級數的展開,如
自變量為函數的復變函數
求下面函數在復平面的奇點
對於這樣的復雜的函數,可以令
然后只要分析函數\(\sin\frac1z\),該函數只有在\(z=0\)一個本性奇點。所以使
的奇點均為本性奇點,which are \(z = \frac1{k\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