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題】假如甲公司投資乙公司,持股比例100%。
甲公司個別財務報表: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銀行存款
乙公司個別財務報表:
借:銀行存款
貸:股本(或實收資本)
【解析】站在集團角度來看,該交易不視為一項投資,需要將甲公司借方的長期股權投資項目與乙公司貸方的所有者權益項目進行抵銷。
1.全資子公司
借:股本【子公司期末數】
資本公積【子公司:期初數+評估增值+本期增減】
其他綜合收益【子公司:期初數+本期增減】
盈余公積【子公司:期初數+本期增減】
未分配利潤——年末【子公司:期初數+調整后凈利潤-提取盈余公積-分配股利】
商譽【合並成本與購買日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允價值份額之間的差額】
貸:長期股權投資【調整后的母公司金額即權益法下的賬面價值】
2.非全資子公司
借:股本【子公司期末數】
資本公積【子公司:期初數+評估增值+本期增減】
其他綜合收益【子公司:期初數+本期增減】
盈余公積【子公司:期初數+本期增減】
未分配利潤——年末【子公司:期初數+調整后凈利潤-提取盈余公積-分配股利】
商譽【合並成本與購買日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之間的差額】
貸:長期股權投資【調整后的母公司金額即權益法下的賬面價值】
少數股東權益
【提示】
①子公司所有者權益均應按調整后的數字為准;子公司所有者權益為子公司全部的金額,無需考慮持股比例。
②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被合並方在企業合並前實現的留存收益中歸屬於合並方的部分,應自資本公積轉入留存收益。
③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不管是全資子公司還是非全資子公司,長期股權投資=享有相對於最終控制方而言的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商譽,所以不會產生新的借貸方差額;即抵銷分錄不會出現新的商譽。
④對於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抵銷分錄倒擠出的商譽金額必然等於合並成本與購買日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之間的差額。
【技巧】在做這個抵銷分錄時要注意,它的順序是
1.先借“股本”“資本公積”“其他綜合收益”“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
2.是貸“少數股東權益”,它的比例是固定的,比如母公司占80%,少數股東占它的20%,一乘就可以了。
3.長期股權投資,金額就不固定了,不能說少數股東權益是20%,長期股權投資乘以80%。所以長期股權投資的金額一定是權益法調整處理之后的金額,這一點很重要,也就是長期股權投資的金額不應從母公司的資產負債表直接抄過來。
4.借貸雙方不平時再倒擠出商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