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大佬:我去,你竟然還不會用 this 關鍵字


上一篇文章寫的是 Spring Boot 的入門,結果有讀者留言說,Java 都還沒搞完,搞什么 Spring Boot,唬得我一愣一愣的。那這篇就繼續來搞 Java,推出廣受好評的我去系列第四集:你竟然還不會用 this 關鍵字。

“老大,能給說詳細地說說 this 關鍵字嗎,總感覺對這個關鍵字的認知不夠全面。”小王又過來找我了,他問的態度很謙遜,很卑微,但我還是忍不住破口大罵:“我擦,小王,你丫的竟然不會用 this,我當初是怎么面試你進來的!”

小王被我這句話嚇壞了,趕緊躲到自己崗位上改 bug 去了。我呢,加班加點開始寫這篇文章,真良心用苦啊。在 Java 中,this 關鍵字指的是當前對象(它的方法正在被調用)的引用,能理解吧,各位親?不理解的話,我們繼續往下看。

看完再不明白,你過來捶爆我,我保證不還手,只要不打臉。

01、消除字段歧義

我敢賭一毛錢,所有的讀者,不管男女老少,應該都知道這種用法,畢竟寫構造方法的時候經常用啊。誰要不知道,過來,我給你發一毛錢紅包,只要你臉皮夠厚。

public class Writer {
    private int age;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Writer(int age, String name) {
        this.age = age;
        this.name = name;
    }
}

Writer 類有兩個成員變量,分別是 age 和 name,在使用有參構造函數的時候,如果參數名和成員變量的名字相同,就需要使用 this 關鍵字消除歧義:this.age 是指成員變量,age 是指構造方法的參數。

02、引用類的其他構造方法

當一個類的構造方法有多個,並且它們之間有交集的話,就可以使用 this 關鍵字來調用不同的構造方法,從而減少代碼量。

比如說,在無參構造方法中調用有參構造方法:

public class Writer {
    private int age;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Writer(int age, String name) {
        this.age = age;
        this.name = name;
    }

    public Writer() {
        this(18"沉默王二");
    }
}

也可以在有參構造方法中調用無參構造方法:

public class Writer {
    private int age;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Writer(int age, String name) {
        this();
        this.age = age;
        this.name = name;
    }

    public Writer() {
    }
}

需要注意的是,this() 必須是構造方法中的第一條語句,否則就會報錯。

03、作為參數傳遞

在下例中,有一個無參的構造方法,里面調用了 print() 方法,參數只有一個 this 關鍵字。

public class ThisTest {
    public ThisTest() {
        print(this);
    }

    private void print(ThisTest thisTest) {
        System.out.println("print " +this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isTest test = new ThisTest();
        System.out.println("main " + test);
    }
}

來打印看一下結果:

print com.cmower.baeldung.this1.ThisTest@573fd745
main com.cmower.baeldung.this1.ThisTest@573fd745

從結果中可以看得出來,this 就是我們在 main() 方法中使用 new 關鍵字創建的 ThisTest 對象。

04、鏈式調用

學過 JavaScript,或者 jQuery 的讀者可能對鏈式調用比較熟悉,類似於 a.b().c().d(),仿佛能無窮無盡調用下去。

在 Java 中,對應的專有名詞叫 Builder 模式,來看一個示例。

public class Writer {
    private int age;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String bookName;

    public Writer(WriterBuilder builder) {
        this.age = builder.age;
        this.name = builder.name;
        this.bookName = builder.bookName;
    }

    public static class WriterBuilder {
        public String bookName;
        private int age;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WriterBuilder(int age, String name) {
            this.age = age;
            this.name = name;
        }

        public WriterBuilder writeBook(String bookName) {
            this.bookName = bookName;
            return this;
        }

        public Writer build() {
            return new Writer(this);
        }
    }
}

Writer 類有三個成員變量,分別是 age、name 和 bookName,還有它們仨對應的一個構造方法,參數是一個內部靜態類 WriterBuilder。

內部類 WriterBuilder 也有三個成員變量,和 Writer 類一致,不同的是,WriterBuilder 類的構造方法里面只有 age 和 name 賦值了,另外一個成員變量 bookName 通過單獨的方法 writeBook() 來賦值,注意,該方法的返回類型是 WriterBuilder,最后使用 return 返回了 this 關鍵字。

最后的 build() 方法用來創建一個 Writer 對象,參數為 this 關鍵字,也就是當前的 WriterBuilder 對象。

這時候,創建 Writer 對象就可以通過鏈式調用的方式。

Writer writer = new Writer.WriterBuilder(18,"沉默王二")
                .writeBook("《Web全棧開發進階之路》")
                .build();

05、在內部類中訪問外部類對象

說實話,自從 Java 8 的函數式編程出現后,就很少用到 this 在內部類中訪問外部類對象了。來看一個示例:

public class ThisInnerTest {
    private String name;

    class InnerClass {
        public InnerClass() {
            ThisInnerTest thisInnerTest = ThisInnerTest.this;
            String outerName = thisInnerTest.name;
        }
    }
}

在內部類 InnerClass 的構造方法中,通過外部類.this 可以獲取到外部類對象,然后就可以使用外部類的成員變量了,比如說 name。

06、關於 super

本來想單獨寫一篇 super 關鍵字的,但可寫的內容不多。本質上,this 關鍵字和 super 關鍵字有蠻多相似之處的,所以,就放在 this 這篇文章的末尾說一說吧。

簡而言之,super 關鍵字就是用來訪問父類的。

先來看父類:

public class SuperBase {
    String message = "父類";

    public SuperBase(String message) {
        this.message = message;
    }

    public SuperBase() {
    }

    public void printMessage() {
        System.out.println(message);
    }
}

再來看子類:

public class SuperSub extends SuperBase {
    String message = "子類";

    public SuperSub(String message) {
        super(message);
    }

    public SuperSub() {
        super.printMessage();
        printMessage();
    }

    public void getParentMessage() {
        System.out.println(super.message);
    }

    public void printMessage() {
        System.out.println(message);
    }
}

1)super 關鍵字可用於訪問父類的構造方法

你看,子類可以通過 super(message) 來調用父類的構造方法。現在來新建一個 SuperSub 對象,看看輸出結果是什么:

SuperSub superSub = new SuperSub("子類的message");

new 關鍵字在調用構造方法創建子類對象的時候,會通過 super 關鍵字初始化父類的 message,所以此此時父類的 message 會輸出“子類的message”。

2)super 關鍵字可以訪問父類的變量

上述例子中的 SuperSub 類中就有,getParentMessage() 通過 super.message 方法父類的同名成員變量 message。

3)當方法發生重寫時,super 關鍵字可以訪問父類的同名方法

上述例子中的 SuperSub 類中就有,無參的構造方法 SuperSub() 中就使用 super.printMessage() 調用了父類的同名方法。

07、總結

親愛的讀者朋友,我應該說得很全面了吧?我想小王看到了這篇文章后一定會感謝我的良苦用心的,他畢竟是個積極好學的好同事啊。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點幫助,請微信搜索「 沉默王二 」第一時間閱讀,回復「並發」更有一份阿里大牛重寫的 Java 並發編程實戰,從此再也不用擔心面試官在這方面的刁難了。

本文已收錄 GitHub,傳送門~ ,里面更有大廠面試完整考點,歡迎 Star。

我是沉默王二,一枚有顏值卻靠才華苟且的程序員。關注即可提升學習效率,別忘了三連啊,點贊、收藏、留言,我不挑,嘻嘻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