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UUID是什么
UUID全稱: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即通用唯一識別碼,定義為一個字符串主鍵,采用32位數字組成,編碼采用16進制,定義了在時間和空間都完全惟一的系統信息。UUID是指在一台機器上生成的數字,它保證對在同一時空中的所有機器都是唯一的。通常平台會提供生成的API。按照開放軟件基金會(OSF)制定的標准計算,用到了以太網卡地址、納秒級時間、芯片ID碼和許多可能的數字。UUID是由一組32位數的16進制數所構成,因此UUID理論上的總數為16^32 = 2^128,約等於3.4 x 10^38。也就是說若每納秒產生1兆個UUID,要花100億年才會將所有UUID用完。UUID的標准形式包含32個16進制數字,以連字號分為五段,形式為8-4-4-4-12的32個字符,如:550e8400-e29b-41d4-a716-446655440000。
二、UUID的組成
UUID由以下幾部分的組合:
- 當前日期和時間,UUID的第一個部分與時間有關,如果你在生成一個UUID之后,過幾秒又生成一個UUID,則第一個部分不同,其余相同。
- 時鍾序列。
- 全局唯一的IEEE機器識別號,如果有網卡,從網卡MAC地址獲得,沒有網卡以其他方式獲得。
UUID的唯一缺陷在於生成的結果串會比較長。
三、UUID的格式
UUID的標准格式:xxxxxxxx-xxxx-Axxx-Bxxx-xxxxxxxxxxxx
,A那個位置代表版本號,由於UUID的標准實現有5個版本,所以只會是1,2,3,4,5; B那個位置只會是8,9,a,b。
UUID在發展過程中,為了適應不同的需要,產生了5個版本:
- uuid1: 基於時間戳、機器MAC地址生成。由於使用MAC地址,可以保證全球范圍的唯一性。
- uuid2: 只基於時間戳,不常用。
- uuid3: 基於namespace和一個自定義字符串,不常用。
- uuid4: 只基於隨機數,最常用,但不推薦,重復幾率不太能讓人接受。
- uuid5: 只基於namespace,不常用。
四、UUID的作用
UUID的是讓分布式系統中的所有元素都能有唯一的辨識信息,而不需要通過中央控制端來做辨識信息的指定。如此一來,每個人都可以創建不與其它人沖突的UUID。在這樣的情況下就不需考慮數據庫創建時的名稱重復問題。目前最廣泛應用的UUID,是微軟公司的全局唯一標識符(GUID),而其他重要的應用,則有Linux ext2/ext3文件系統、LUKS加密分區、GNOME、KDE、Mac OS X等等。
五、Java 中 UUID 的生成與使用
Java中的默認UUID生成是使用版本4的。uuid4: 只基於隨機數,最常用,但不推薦,重復幾率不太能讓人接受。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UUID uuid = UUID.randomUUID();
String str=uuid.toString();
System.out.println(str);//輸出結果:0c25be0f-b62d-4007-bae0-ef2f8c3ee162
//生成十個不同的數
for (int i = 0; i <10 ; i++) {
UUID uuid = UUID.randomUUID();
String str=uuid.toString();
System.out.println(str);
}
}
}
參考博文:
(1) https://www.cnblogs.com/kjgym/p/11614510.html
(2)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876910#answer-31004674 (原理較清楚)
(3) http://www.uuid.online/ (批量生成uuid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