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7下簡單幾步操作自建DNS(使用coredns快速搭建簡單dns服務器)


本文介紹了如何使用CoreDNS快速搭建一個簡單DNS服務器,從而對CoreDNS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1、下載coredns

通過coredns的github,下載coredns。coredns的release版本地址:https://github.com/coredns/coredns/releases

這里我下載的是當前最新版本——1.6.9:
https://github.com/coredns/coredns/releases/download/v1.6.9/coredns_1.6.9_linux_amd64.tgz

 

2、解壓

通過命令:

tar -zxvf coredns_1.6.9_linux_amd64.tgz

將壓縮包解壓,之后我們得到了一個可執行的程序“coredns”。

 

3、配置

我們需要一個配置文件告訴coredns如何進行dns解析,這里在coredns程序所在目錄下新建了一個文件——Corefile,並編輯內容如下:

.:53 {
  # 綁定interface ip
  bind 192.168.17.202
  # 先走本機的hosts
  # https://coredns.io/plugins/hosts/
  hosts {
    # 自定義sms.service search.service 的解析
    # 因為解析的域名少我們這里直接用hosts插件即可完成需求
    # 如果有大量自定義域名解析那么建議用file插件使用 符合RFC 1035規范的DNS解析配置文件
    192.168.10.181 mydomain.com
    # ttl
    ttl 60
    # 重載hosts配置
    reload 1m
    # 繼續執行
    fallthrough
  }
  # file enables serving zone data from an RFC 1035-style master file.
  # https://coredns.io/plugins/file/
  # file service.signed service
  # 最后所有的都轉發到系統配置的上游dns服務器去解析
  forward . /etc/resolv.conf
  # 緩存時間ttl
  cache 120
  # 自動加載配置文件的間隔時間
  reload 6s
  # 輸出日志
  log
  # 輸出錯誤
  errors
}

以上內容改自 傳送門,這里主要想實現將域名“mydomain.com”的地址,解析為192.168.10.181,其它地址由上游dns服務器解析。

dns服務器跑在53端口下。bind后邊的地址要寫當前服務器的實際地址。

 

4、啟動

在coredns所在目錄下通過命令:

nohup ./coredns -conf ./Corefile >log 2>&1 &

啟動coredns。

該命令會將coredns的日志輸出到當前目錄的文件“log”中,並以后台的形式執行coredns進程。

 

5、測試方式1

隨便找一個CentOS服務器,將其dns設為coredns的服務器地址:

vi /etc/resolv.conf

將其中的nameserver地址改為coredns的服務器地址。之后ping一下mydomain.com,我們得到的就是上邊配置的地址——192.168.10.181

 

6、測試方式2

隨便找一個服務器(可以用coredns所在的服務器)安裝工具bind-utils,使用其中的dig命令來驗證我們的dns配置。

yum install bind-utils

dig @192.168.17.202 mydomain.com

執行后可以看到我們配置的域名和IP映射關系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