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字節跨站漏洞多發生在GB系統編碼。 對於GBK編碼,字符是由兩個字節構成,在%df遇到%5c時,由於%df的ascii大於128,所以會自動拼接%5c,吃掉反斜線。而%27 %20小於ascii(128)的字符就會保留。通常都會用反斜線來轉義惡意字符串,但是如果被吃掉后,轉義失敗,惡意的xss代碼可以繼續運行。
什么是寬字節
GB2312、GBK、GB18030、BIG5、Shift_JIS等這些都是常說的寬字節,實際為兩字節。(英文字母占據一個字節,漢字占據兩個字節)。寬字節帶來的安全問題主要是吃ASCII字符(一字節)的現象。
寬字節SQL注入
先來復習下寬字節注入的形成原理:
防御方式:將 ' 轉換為 \'
繞過方式:將 \
消滅
常規編碼
輸入 | 處理 | 編碼 | 帶入SQL | 結果 |
---|---|---|---|---|
' | \' |
%5c%27 | id=1\' and |
不能注入 |
GBK編碼
MySQL在使用GBK編碼時,會認為兩個字符為一個漢字。
輸入 | 處理 | 編碼 | 帶入SQL | 結果 |
---|---|---|---|---|
%df' | %df\' |
%df%5c%27(運) | id=運' and | 能注入 |
兩個字符組合,認為是一個漢字
注:前一個ASCII碼大於128才能到漢字的范圍。
寬字節XSS漏洞
寬字節XSS與寬字節SQL注入的不同在於寬字節注入主要是通過
吃掉轉義符再正常注入SQL語句,而寬字節XSS主要使用吃掉轉義符后注入惡意xss代碼。
案例1:
一般情況下,當我們發現一個輸入框,想要插入xss代碼在里面:
<input type="text" id="name" value=""/>
通常做法是通過閉合前面的雙引號和注釋掉后面的雙引號來觸發
" /><script>alert(1)</script>//
但是開發人員一般為了防范我們在其中插入惡意代碼,會在顯示之前使用過濾器對我們的輸入進行轉義,我們閉合使用的"
被轉義為\"
,這樣就導致我們沒法閉合。
如果使用了GBK等編碼,我們就可以利用寬字節xss。構造如下payload:
%c0%22 /><script>alert(1)</script>//
%c0和%df一樣,也是超出了GBK的范圍,此時在執行過濾操作時,源代碼就變成了
<input type="text" id="name" value="%c0%5c%22 /><script>alert(1)</script>//">
當過濾器發現了%22,然后加入轉義(%5c),但在解析的時候碰到%c0,於是%5c與%c0合並成一個特殊字符,我們的"得以保留。
<input type="text" id="name" value="%c0%5c%22 /><script>alert(1)</script>//">
下面是一個PHP的例子,在magic_quotes_gpc=On的情況下,如何觸發XSS?
<?php header("Content-Type: text/html;charset=GBK"); ?>
<head>
<title>gb xss</title>
</head>
<script> a="<?php echo $_GET['x'];?>";
</script>
我們會想到,需要使用閉合雙引號的方法:
gb.php?x=1";alert(1)//
在magic_quotes_gpc=Off 時源代碼會變成:
<script> a="1";alert(1)//";</script>
由於magic_quotes_gpc=On,雙引號被轉義成\"
導致閉合失敗
<script> a="1\";alert(1)//";</script>
由於網頁頭部指定了GBK編碼,GBK編碼第一字節(高字節)的范圍是0x81~0xFE,第二字節(低字節)的范圍是0x40~0x7E與0x80~0xFE。
gb.php?x=1%81";alert(1)//
此時當雙引號會繼續被轉義為\"
,最終代碼如下:
<script> a="1[0x81]\";alert(1)//";</script>
[0x81]\ 組合成了一個合法字符,於是我們的"被保留下來就會產生閉合,我們就成功觸發了xss。
GB2312是被GBK兼容的,它的高位范圍是0xA1~0xF7,低位范圍是0xA1~0xFE(0x5C不在該范圍內),把上面的PHP代碼的GBK改為GB2312,在瀏覽器中處理行為同GBK,也許是由於GBK兼容GB2312,瀏覽器都做了同樣的兼容:把GB2312統一按GBK行為處理。
寬字節注入防御
1、使用utf-8,編碼寬字節注入;
ps:不僅gbk,韓文、日文等都是寬字節,都有可能存在寬字節注入漏洞。
2、過濾客戶端提交的危險字符。
參考鏈接:
https://blog.csdn.net/qq_29419013/article/details/81205291
https://www.uedbox.com/post/14488/
http://book.2cto.com/201301/14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