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研究了哈小程序開發,使用過的是HBuilder和微信開發工具:
.下載HBiulder和微信小程序開發工具(穩定版)。
- https://www.dcloud.io/hbuilderx.html HBiulder
- https://developers.weixin.qq.com/miniprogram/dev/devtools/download.html 微信小程序開發工具下載完
下載完后它有一個引導頁,教你了解怎么使用,看完后點擊文件新建項目,創建一個原有的的hello模板來熟悉它:
創建好后,我們來介紹哈目錄結構:
components:組件目錄,放復用組鍵
pages:業務頁面文件存放目錄
static:靜態資源存放(圖片、視屏、音頻等),靜態資源只能放在這
APP.vue:應用配置,用來配置APP全局樣式以及監聽應用生命周期
main.js:Vue初始化入口文件
mainfest.json:配合應用名稱、appid、logo、版本等打包信息
pages.json:配置頁面路由 、導航條、選項卡等頁面信息
項目最開始由main.js作為入口進入注冊的組件,然后去讀取pages.json文件,這個文件里面的Pages:里面就是放置的你將要顯示的一些功能頁面(當作是一本書的目錄,根據目錄的頁數路徑去找到對應的功能頁面),注意:Pages里面第一個頁面就是默認的首頁。
想要使用全局的CSS樣式,則需要在APP.vue里面去導入組件(@import "自定義全局樣式路徑"),這樣才能在后面的功能頁面中class="樣式"了。若某個頁面需要單獨的使用某些東西,就需要單獨導入自定義組件,並使用組件:components: {自定義的組件名},
然后就是幾個基本的初始方法:
onlaunch:當小程序初始化完成時,會觸發 onLaunch(全局只觸發一次)(app.js);
onLoad: 頁面加載:小程序注冊完成后,加載頁面,觸發onLoad方法。一個頁面只會調用一次,
onShow: 頁面顯示
onReady: 首次顯示頁面,頁面初次渲染完成,會觸發onReady方法,渲染頁面元素和樣式,一個頁面只會調用一次,
onHide: 頁面隱藏:當navigateTo或底部tab切換時調用。
onUnload: 頁面卸載
要注意的就是這些,中間使用的是Vue.js的方法,當然也可以使用js,但是建議使用vue.js。
然后是頁面基本的結構分為三部:
第一部由<template></template>標簽組成的顯示界面,用於顯示的,
建議使用uni-app給出的顯示格式,這樣不至於打包多種形態的時候去轉換,也會有很多方法,基本的綁定變量:test ,綁定事件@click:"change" ,和循環v-for="(item,index) in list" :key="index" 要會,這個在官方的文檔里面都有:
https://uniapp.dcloud.io/component/README
第二部是由<script></script>標簽組成的方法執行。業務邏輯。
第三部就是由<style></style>標簽組成的設置樣式的。這個去看CSS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