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eter怎么衡量tps的值


jmeter也沒有tps這么個報告數據,后來又翻了翻loadrunner關於tps的定義

1、TPS:Trasaction per second也就是事務數/秒。它是軟件測試結果的測量單位。一個事務是指一個客戶機向服務器發送請求然后服務器做出反應的過程。客戶機在發送請求時開始計時,收到服務器響應后結束計時,以此來計算使用的時間和完成的事務個數,最終利用這些信息來估計得分。

這么想想的話因該可以用jmeter現有的測試報告自己計算出tps,

在聚合報告中有 samples 還有error這么兩個tital ,我的計算公式是這樣的

tps = samples * (1-error) / runntime

1-error是獲得請求正確的訪問百分比,這樣就能獲得正確請求以及訪問的數量,然后在除以測試總時間的秒數, 這不就得到了tps了嘛!

我感覺自己有點自作聰明了,希望看到這個帖子的朋友能給點想法.

這個腳本是用perl寫的直接分析jtl文件從而獲得整個測試的tps值

 

PV(訪問量): 即Page View, 即頁面瀏覽量或點擊量,用戶每次刷新即被計算一次。

UV(獨立訪客):即Unique Visitor,訪問網站的一台電腦客戶端為一個訪客。00:00-24:00內相同的客戶端只被計算一次。

TPS:每秒請求/事務的數量 (每秒事務處理量(TransactionPerSecond))

並發數:系統同時處理的請求/事務的數量

響應時間:一般取平均響應時間

TPS=並發/響應時間。[不是嚴格計算的關系]

一個系統的吞吐量通常由TPS、並發數兩個因素決定,每套系統這兩個值都有一個相對極限值,在應用場景訪問壓力下,只要某一項達到系統最高值,系統的吞吐量就上不去了,如果壓力繼續增大,系統的吞吐量反而會下降,原因是系統超負荷工作,上下文切換、內存等等其它消耗導致系統性能下降。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