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關於IDEA的快捷鍵,網上都有很多的,而且很全,很容易就能找到,我就不去賦值粘貼了。我總結的,是我自己在使用IDEA過程中,一些很順手、很舒服的細節設置和快捷鍵。
- F2:可以快速定位到錯誤位置
本來不想把這個加上的,但是真的很好用誒。
- Shift+Enter:可以不用將光標移到行尾,而實現換行的操作。
正常情況下,我們換行都是:先將光標移動到行尾,然后按Enter。光標在行中時,點擊Enter,會把這行拆成兩行,但是如果按Shift+Enter,就能換行了。
- Ctrl+Shift+> :折疊代碼塊
!!!是折疊代碼塊,不是折疊方法,是折疊兩個大括號之中的內容。
假如一個方法中,有多個if判斷,而每個判斷里面的內容又非常多,你想把其中內容折疊,從大局來檢查一下代碼的時候,這個快捷鍵就很好用了。感受一下:
折疊之前:
折疊之后:
看,折疊之后,代碼都變成三個點,縮起來了,代碼的結構一下子就清晰了很多,我覺得這簡直是一個神技。
另外,你可能看到左邊的行號后面有一些加號和減號了,這些按鈕的確也可以折疊。但是,在你沒有使用這個快捷折疊的時候,這些加減號是沒有的,當使用了快捷鍵折之后,這些加號才出現的。
還有一點就是,使用這個快捷鍵,折疊的是離你光標位置最近的那一層大括號。
- 包名壓縮或者展開:
在使用IDEA中,你可能會遇到這樣的麻煩,就是搞不清楚包的結構層次,而且創建出來的多級包,是像這樣,連成一起的
搞得人很頭大,看着也不舒服。原來是,IDEA自動有一個將包名壓縮的設置,默認是選上的,只需要將它取消就好了
在左上角靠下一點,project那里,有一個小齒輪,點擊一下,然后將 Compact Middle Packages 那一欄取消掉就好了。
然后,這些包就會變得乖乖的了,一層一層的
- 建包和建目錄的小細節
說到上一點,我又想起了另一點,就是建包和建目錄。相信大家都知道,在建包的時候,用“.”英文句點分開,就可以一次性創建多級目錄。
但是,如果是創建目錄,就這種做法就不好使了。而在有些地方,卻只能創建目錄,不能創建包,如:web工程下的resources目錄下
如果我們任然需要創建多級目錄,可以采用和上面類似的方式,只需要將英文句點換成反斜杠即可,
- 關於包名和項目名后面出現一個中括號的問題
由於建項目和模塊的時候,有很多選擇目錄和命名的地方,而我自己也沒捋順,所以有時候會出現這種情況
在名稱后面出現了一個中括號,我目前還沒搞清楚這種問題會造成什么后果,也不知道出現的原因,只是找到了解決辦法:
選中該項目或模塊,然后按Shift+F6,會彈出一個Select Refactoring的選擇框,選擇Rename module,
將其修改為中括號前面的的名字即可,比如我就修改成:day04_jdbc
- 一些選中的小細節
都知道,摁住鼠標左鍵拖拽,可以選中,這可能是最基本的選中方式了吧。但是如果需要選中的內容比較多的話,可能就有點費力了。下面是一些我自己總結的選中經驗:
1. 使用行號
行號就是左側那一列數字,單擊行號,可以選中,該行所有內容。如果該行折疊了代碼(上面介紹過的),那么被折疊的代碼也會被選中。
如果在行號上面,按住鼠標左鍵拖拽,可以實現多行選中。
2.使用Shift鍵
將光標停在某處,然后按住Shift鍵,再將光標移動到別的地方,兩次光標位置之間的內容都會被選中。
同時Shift鍵還可以和行號配合使用,單擊某行,按住Shift鍵,再單擊另外一行,兩次行號之中的所有行,都會被選中。
- @SuppressWarnings("all") 注解:壓制警告
我們寫的代碼中,肯定出現過下面這些
①這種,整個被黃色包裹的代碼
②或是這種:(我故意制造的)
③或者說這種:
等等…………
然后在右側,出現很多黃線
但這並不是錯誤,是一些提示信息,提示什么代碼重復了、單詞拼寫錯誤、多余的變量聲明等等。
但是如果你知道這些提示,但你仍然要這么做,而且不想IDEA提醒你,那你可以使用這個注解。
這個注解可以用在類上或者方法上,用了之后,代碼中那些難看的波浪線、小黃線,就全都不見了,代碼瞬間變得干凈整潔清爽了(至少看起來)。對於強迫症來說,簡直不要太友好。
如果有小可愛不知道注解怎么用,那直接復制 @SuppressWarnings("all") 到你的類或者方法上,像這樣:
寫在后面的:其實我是個菜鳥,剛學java沒多久,但是我想讓代碼變得優雅,至少看起來是的,所以總結並記錄 了這些。如果某些地方有問題,還請大佬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