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把互聯網比喻成“信息高速公路”,其實更確切的比喻應該是“信息公路網”。互聯網就像現實中的路網一樣交錯復雜,有像連接兩地的高速公路一樣快速的骨干網,也有像是難走的崎嶇山路一樣糟糕的網絡環境。而在互聯網上傳輸數據就像是從一個地方開車到另一個地方一樣。
現在我們就借這個比喻來解釋一下互聯網傳輸的三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延時、丟包、抖動。
假設我們現在有一百輛車從北京鳥巢開往上海東方明珠,並且每隔一分鍾出發一輛。
- 延時
“延時”指的是每輛車從鳥巢開到東方明珠花的平均時間。顯然,車隊走高速公路肯定要比走各種小公路快很多,而且從鳥巢出發沿着怎樣的路線開上高速公路也有很大影響,萬一堵在了三環可就要多花好幾個小時了。所以這個值和車隊選擇的行駛路線有關。互聯網傳輸也是一樣的道理,需要傳輸數據的兩點之間經常是有很多可選路徑的,而這些路徑的延時往往相差很大。
- 丟包
“丟包”指的是有的車無法在有效時間內無法達到終點,甚至可能永遠也到不了終點。有的車可能永遠堵在北京的三環上了,有的車可能中途出了車禍。假如我們的一百輛車里有五輛車因為各種原因沒能按時到達上海,我們這次車隊傳輸的“丟包率”就是5%。是的,互聯網傳輸也一樣,它並不是百分百可靠的,總有數據無法按時傳輸到目的地。
- 抖動
“抖動”指的是車子到達的順序、間隔和出發時的差異。雖然我們的一百輛車在北京是等間隔的一分鍾一輛出發的,但是它們到達上海時卻並不是按順序一分鍾一輛到達的,甚至可能有晚出發的車比早出發的車先到的情況。互聯網傳輸也一樣,如果簡單地按照收到的音視頻數據順序直接播放出來,就會出現失真的現象。
延時、丟包、抖動是互聯網這個信息公路網無法避免的三個特點。以前電子郵件、網頁瀏覽、文字聊天的場景下,這三個特點並不是太大的問題,畢竟人們可以接受電子郵件晚幾分鍾到達對方的郵箱。但在實時音視頻通信的場景下,不要說幾分鍾,就算只有幾秒鍾的延遲,音視頻交流的體驗就會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