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era-ready papers


Submission of camera-ready papers
這個詞一般在國際會議中經常出現,其含義是提交最終可以交付印刷的論文。 
朔源:
在沒有出現電子照排系統和互聯網以前,人們發表的論文都是使用打字機打印出來的,投稿的時候,通過郵局寄送紙質文稿。因此,在排版、印刷和出版時, 出版商會先用照相機將紙質文稿進行拍照,然后再制版、印刷。因此,要求作者寄出的論文必須確認是無需再做修改,已經排好版的最終版本,這樣經照相機拍照后才可以直接用於制版、印刷和出版。這就是 Camera Ready Paper 一詞的由來。 
與 Camera Ready Paper 的相對應詞則是 Manuscript。
隨着IT的發展,現在雖然大部分國際會議、研討會都已經改用通過互聯網進行電子投稿,但是有關文字的表達並沒有與時俱進,仍然沿用 Camera Ready Paper 這個名詞。通常的流程是作者按照一定的版面格式要求進行編輯,形成(或通過一些科技論文排版軟件如LaTeX的編譯而形成)pdf格式的文件上載。國際會議組委會將不會對投稿論文作任何排版而是直接使用電子照排系統印刷和出版,形成論文集。
————————————————
版權聲明:本文為CSDN博主「繁小華」的原創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權協議,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及本聲明。
原文鏈接:https://blog.csdn.net/sunshihua12829/article/details/45530711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