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IT技術圈百萬年薪大佬?是否存在?



title: 長沙IT技術圈的百萬大佬,何處尋覓?
date: 2020-04-10 9:10
tags: 隨筆
author: 鄒溪源
categories:

  • 隨筆

引子

不知不覺,IT技術圈開始流傳起“百萬年薪”的故事,有人問我,長沙有百萬大佬么?其實我也不知道。

一 背景

長沙自古以來就是文風鼎盛之地,在今天也同樣如此。

目前長沙有211、985、一本、二本等本科院校數十所,大專以上的院校上百所.每年從長沙畢業,懷揣夢想選擇去北上廣深杭奮斗的互聯網從業人員不下數萬人,其中從事技術崗位的(例如開發、測試、運維等)或許是占比最大的部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湖南技術人可能真的撐起了全國互聯網的半邊天。(當然,這樣的說法沒有統計數據為准,筆者說了不算)。

不過,一直以來,由於沿海地區落戶政策的嚴格、購房和居家生活的成本高,使得許多離開湖南的開發者越來越傾向於選擇回到長沙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

他們都能在長沙找到合適的工作么?他們能成為“百萬大佬”么?

二 幾個故事

1

老Q是我的同學,大學畢業后,我回了家鄉長沙,他則選擇去深圳發展。在畢業前的一次吃飯過程中,他說打算先去深圳看看,過幾年在深圳混不下去了,再回長沙。

2015年上半年,他的同學邀請他創業,他果斷的把在酷派的工作辭了,回到了長沙。但經過半年的折騰,他的創業夢想最終還是“黃”了,又臨近年光,他決定留在長沙找工作。

由於他在酷派當時主要從事手機基站測試的相關領域工作,而在長沙實際上幾乎沒有對應的工作,除了軟件測試,就是純粹的硬件測試。而由於他屬於轉行的性質,最終工資..更是相當微薄。最終他還是離開了長沙,回到了深圳。

一晃又是五年,當我在跟他交流是否有興趣回長沙時,他一臉苦澀的說,就算想回,估計也不會在從事IT相關的行業了。

“當時以為混不下去就回長沙,其實長沙反而比北上廣深更難混下去。”

2

老L是2014年前后回的長沙。

老L之前在廣州,那是一家還不錯的上市公司,他在這家公司也算是中層管理者,但考慮到在廣州買房不太現實,而且長期離鄉背井的工作,也讓他對家鄉產生了深深的眷戀之情,再加上他的對象也希望他回長沙發展,最終他拋棄了那份月收入破2w的工作,回到了長沙。

回到長沙找工作之前,他找同學打聽了長沙當時的開發者工資水平,他的同學告訴他,像這樣七八年經驗的.NET開發者,大概頂尖水平應該是萬把塊錢。

老L是一位務實的開發者,他想到自己在廣州那家公司,實際上每天投入到軟件開發工作中的時間,其實只有不到3個小時,要與專業從事技術開發、天天浸淫其道的高手相比,還存在巨大的差距。

既然頂尖水平才一萬,那自己顯然只能頂別人的六成,開六千肯定沒問題。

結果面試時,公司給他開了8k,頓時他就很欣喜。

雖然他后來又離開了這家公司,但他還是給予了這家公司很高的評價:這充分證明,其實長沙的公司非常識貨。

3

老C也是差不多同期回的長沙,當時他已經是一家大型互聯網公司的中層管理者。

(這家公司在他離開之后,迎來了一波飛速發展,引入了好幾十個華為畢業的員工后,使得公司的整體技術水平和能力都有了巨大的飛躍,在2017年前后成功上市,之前跟他同期加入公司的同事、以及他在公司時招聘的人才,幾乎都成為公司的核心骨干或甚至是事業部、分公司總經理。)

老C回到長沙的原因,是因為他存夠了能夠在深圳付首付款的錢,他的家人卻硬是說服他拿這個錢在長沙買房。

當然,同樣的錢,在深圳只能買偏僻城鄉結合部的小兩居,而回長沙則可以買中心地帶,地鐵口,公園口的120平三室一廳。

他拿着這個錢之后,回來看了一圈房子,發現居然可以選擇的余地這么多,而且還這么舒服的,當時就決定回長沙定居,他很快就把深圳的工作辭了,然后回到了長沙找工作。

當他回到長沙找工作之后,得益於一個機會,有幸找到了一個非常有錢的老板,這位老板拉了一個規模還算大的團隊,也非常重視像他這樣優秀的管理者,以大概15k或更高的薪酬聘用了他。這在當時的長沙已經算非常不錯的薪資,使得他能夠維持相對高的生活條件。

但公司的資金很快就燒完了,公司解散后,他被迫回到職場求職。

他的心理預算是15k,但在長沙能夠開得起15k的公司實在太少,而且這些公司對技術要求非常高,由於他平時工作中對技術的深度鑽研有限,最終都被拒之門外。

還好得益於他在HIS領域扎實的行業經驗+原公司不錯的背景,使得他能夠在一家公立醫院找到還算可以的工作。

4

當然,並非所有的開發者回到長沙都會面臨工資砍一截、甚至減半的情況,我的身邊也不乏一些開發者,從北上廣深杭回到長沙之后,還能找到與原來公司工資差不多的工作、甚至還有的能找到超過在深圳工資的工作。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決定了長沙開發者的薪資水平,難道真的是長沙的互聯網水平發展太低了么?

三 長沙的開發者工資有多高?

1

在長沙有哪些公司的工資最高?

首先還是得排除BAT公司和大型互聯網公司也開始在長沙成立相應的分支機構或分公司、子公司。這些公司在長沙也好、深圳也好,其實工資是按照職級來,與城市關系不大。我的一位堂叔在恆大集團(雖然遠離IT圈子),但他的工資還不錯,據說在長沙一年的收入可以買一套房。。所以。。你懂的,如果你想回長沙,最好的辦法就是選擇加入BAT,然后公派回老家發展,大概這才是真正的“衣錦還鄉”。

其次首屈一指的大概是芒果TV。據悉..芒果TV的前台,每個月雖然工資不高,才8k,但每年能拿到手的年終獎也超過了16萬。。而普通開發者,一般每年能夠拿到手的收入是20w以上。

稍微牛逼一點的開發者,其實工資並不亞於北上廣深的同類型公司。

關鍵是芒果TV朝九晚五,不用加班,工資還挺輕松,而且公司還挺不錯,說出去挺有自豪感。

我一位大學同學表示,他老公曾經在愛奇藝擔任運維工程師,回長沙之后去了芒果TV,工資和愛奇藝齊平,工作壓力少了一半。

圖片

2

其次,大概這張圖上的公司,工資都還可以。。。但,離北上廣深的同等排名的公司相比,應該還是差距比較大。

此處還需點出幾家公司,建議大家多投簡歷,例如我所了解的御泥坊、問卷星、興盛優選、蜜獾信息等公司,他們對人才還是挺重視的,工資也還挺高的,值得大家關注關注。。

當然,與北上廣深的大公司比起來,嗯,還是別比了。

另外,內推可能比社招工資高,如果你是大佬,想走社招加入這幾家公司,估計會被壓一些價。。。

3

那長沙的開發者普遍工資大概是什么水平?或許不同的語言體系有一定的不同,例如后端,一位頂尖的后端工程師,大概是30-50k。

當然,目前我還沒接觸到突破50k的開發者。我接觸到突破30k的開發者。。對不起,他們已經不是開發者了,基本上都是公司管理層、甚至在不少公司,甚至是高管級別。

而資深開發者,基本上是在20-40k左右;高級開發者,應該是12-25k左右,中級開發者,大概是8-15k左右,初級開發者,大概是4-8k左右。在這一點上,Java和.NET或其他語言,其實區別不大。

4

當然,我的圈層束縛了我的想象力,顯然還有更高收入的群體。。在我了解的圈層。

例如芒果TV。。一個高級運維就能突破30k,而其他公司,不管你k8s\openstack玩得多

溜,20k已經是天花板了。

圈層之外。。大概年薪50萬到80萬,其實也是長沙一些大型互聯網公司技術高管的天花板。其實有的大公司高管,也沒能突破40k,不過既然已經成為高管了,估計他們已經不靠工資,更多的是靠公司的業績提成或股份分紅吧。

5

對不起,所有初級、中級、高級、資深開發者,並不是按年資來衡量的,而是看真實實力來衡量。你不能說你工作十年,就一定是高級開發者。例如,如果你做后端開發,連gc、領域驅動設計、分布式緩存、NoSQL都沒聽過,可能你確實不太適合尋找跨行業的職位。。

然而,事實上大多數開發者都是這么自以為的。我也面過一些工作十年的開發者,他們在特定的業務領域,或許是業務大佬,但一旦離開對應的領域求職,幾乎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例如,我曾經面過一些做建築信息化的開發者,工作也有十年多,但一旦問到涉及並發、緩存、gc等問題,他們基本上都沒聽過。與這類似的還有從事制造業信息化的開發者,可能連.NET技術中的一些新特性,例如async/await都可能沒聽過。就像搞java的,連稍微新一點的語法都沒用過,又該如何被稱為“高級Java工程師”。

作為開發者,懂基礎概念和術語還是很重要的,不過,長沙的技術圈子,似乎還沒形成這樣的氛圍。面試時,有時不能問技術問題。

當然,退一萬不講,公司不怎么地,居然還好意思問技術問題,不就是“擁有造核彈的心,卻只有擰螺絲釘的命么?”。。。

四 我技術牛逼,為何就不能拿高工資?

1

我已經見過不下十位優秀開發者,他們的崗位基本上都是技術經理、技術總監、架構師,而待遇要求基本上都是18k以上。結果他們的求職期無一例外,都達到了一個月以上,最終不得不一點點把自己的心理預期進一步降低,進一步降低,然后在15k左右徘徊。當然,這些都是.NET開發者,如果是Java開發者,可能多那么幾千塊錢。。(不過Java的競爭更激烈)

這是由於他們能力不行造成的么?絕非如此,我相信,他們在沒回長沙之前,公司也是好平台、他們能夠成為公司的核心骨干,也證明他們非常優秀。

2

但是。。長沙確實是互聯網的荒漠,能夠給開發者帶來更加豐厚收入、自豪感的公司,實在是太少太少。前面提到的那些技術管理層都是非常優秀的跨職能人才,這讓他們能夠在技術崗位快速進步的同時,還能很快的成為公司的管理者,給公司的發展帶來很大的幫助。只是從他們離開公司開始,就無法以對應的title尋找工作,只能尋找技術領域的高級開發者。

而市場上管理崗位顯然少於技術崗位,且不說競爭是否激烈,更何況現在的技術崗位對於技能的要求本身就已經逐漸提高了。當你踏上管理者的崗位開始,一天又能維持幾個小時的編碼時間呢?你真的會持續刷新自己的技術,保持技術的持久戰斗力么?

或許。其實你內心,其實已經不再重視“編碼”這個硬技能了吧。

另外,依據“彼得原理”,大部分公司其實找的是當前崗位的勝任者,而不是超出對應崗位的“進階者”。如果你的公司天花板非常低,那你又如何能在那些有高天花板的公司找到高職級的工作。即便有,或許也很難勝任吧。

4

長沙的軟件公司或開發者技術不行么?這也是個悖論。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工資不行不代表技術不行。 許多長沙的公司雖然公司效益遠遠比不上BAT大公司,一年凈收入突破幾千萬就算是個不錯的公司了,但這不能說明公司技術不行。恰好相反,一波一波回長沙的開發者,總會有人一點點把長沙的技術水平逐漸提高。

技術水平的高低沒有評判標准,許多大佬技術牛逼,但脫離了公司的平台效應和團隊戰斗力,單兵作戰能力可能並不強。

相比之下,許多長沙的開發者平時下班之后就是學習技術,交流技術,一天八小時擼碼,還有四小時學習,這樣的開發者技術還能差到哪里去。

例如前面提到的蜜獾信息,就形成了這樣一群人。而且公司待遇不錯,技術氛圍也很不錯,公司管理層也重視技術和企業文化氛圍,早就把“不加班,不寫過時的文檔,每兩周發布一個版本的敏捷發布”玩的挺順利的,非常適合大家關注。

5

當然,限於體量原因,許多技術含量較高的場景,長沙還真沒有。我一位朋友吐槽,長沙的運維人員,還停留在最多百台服務器運維的能力,幾乎相當於他2015年的水平。現在在長沙,能夠玩得起自動化測試的公司,都還算不錯的公司,所以如果你是擁有自動化測試經驗的測試工程師,其實也還是有很多機會。

但那些大公司才有的細分崗位,例如之前說的基站測試,還有咨詢師,技術寫作專家,配置管理工程師,甚至是python大數據分析師,長沙大概還幾乎沒有。長沙市場上python相關的職位還非常少,go語言的也並不多。。。

6

長沙的公司為什么不願意花高工資聘請大牛呢?其實這也是一些回長沙的求職者向我吐槽的。也許他們的言下之意是:為啥不聘請“像自己這樣的大牛”呢?

好吧,其實長沙的IT圈也舍得花力氣聘請大牛,像已經成為社區電商行業的領跑者的興盛優選,公司本身已經有不少大牛,而且也願意用月薪35到60以上的標准聘請阿里巴巴p7以上的開發者,考慮到長沙的物價水平,其實已經挺不錯了。

如果你是真大牛。。我可以幫你推薦一番。

總之,長沙的IT公司並非不舍得花高工資聘請大佬,而是因為。。。還沒遇到真正牛逼的大佬。

五 高工資是怎么來的?

1

談起高工資,我們得想想北上廣深那么多百萬年薪的程序員,他們的高工資是怎么來的?

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靠近資本的北上廣深杭已經成為風口浪尖,許多與互聯網概念相關的企業都跟着業績騰飛,員工的薪資也跟着水漲船高,此處就不需要舉例子了,畢竟BAT那么多家公司的優秀開發者們,用他們的身價證明,自己的一份努力,完全可以代表中國互聯網開發者的頂尖收入水平。

但。。在這些行業巨頭之外,還有許多開發者,其實依然處於溫飽線的邊緣,或稍微比溫飽線好那么一點,財務自由?35歲退休?年入百萬?大部分人別想了。是由於選擇大於努力造成的?還是由於平時溫水煮青蛙,不夠努力造成的?其實基本上都不是的。事實上,許多開發者,例如一些外包或制造業外包的開發者,他們的條件遠比BAT公司更艱苦,每周的工作時長更高,但拿的收入水平,卻僅僅只是BAT開發者的零頭,甚至不如。

這大概有點像拿非洲人民和美國資本家對比。用經濟學術語來說。。就是“剪刀差”(我打算稱為工資剪刀差)。

圖片

互聯網企業員工的高收入,其實來源於互聯網企業本身對於資本的凝聚力和投資者對於未來的期望所帶來的溢價。而有許多互聯網公司其實本身已經不需要靠利潤來發工資,僅僅依靠“市夢率”,就能維持公司的飛速發展,讓員工獲得足夠的福利。

2

而長沙的互聯網公司並不多,大部分都是所謂“行業互聯網”,雖然沾上了“互聯網”的名,卻沒有互聯網的命。

“行業互聯網”企業由於發展較為緩慢、或者已經較為穩定,事實上已經不太可能從投資者市場獲得更高,由於只能靠利潤來給員工發工資。

所以,員工的工資包含了公司獲得的投資,公司的利潤,公司的品牌溢價、個人的品牌溢價和個人的核心競爭力,個人的機遇。如果你核心競爭力強,讓那些優秀的公司能夠更早的認識你,自然而然也很容易成為職場上的香餑餑。

3

如果品牌競爭力一般,該如何尋找合適自己的工作呢?

圖片

認清形勢,放棄幻想。回歸現實,別妄圖拿那么高的工資。找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行業、公司,踏踏實實干下去,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自然而然,你就獲得了更好的發展。

當你回到長沙,就別在幻想通過上班來獲得“暴富”了。長沙這樣的土壤,其實更像普通人憑借自己雙手改變家庭命運的跳板。

例如,校管家,就是這樣的公司,老板們勤勤懇懇、踏踏實實,靠自己的努力,創造了一家優秀的公司,並成功的獲得了投資者們的不斷關注。在長沙,這樣的公司不下數十家。

結語

與其他城市相比,長沙的IT業態或許更趨於“務實”“勤勉”“實干”“堅持”。

長沙不是互聯網人淘金的熱土,也不是一夜暴富者的搖籃。

在沿海地區互聯網的熱鬧喧囂之外,長沙其實就是一個這樣靜靜發展、一聲不響就創造出不錯佳績的“小而美”的現代化城市。

在長沙,也許你見不到太多“英雄”,卻充滿了各種各樣、努力付出、細心耕耘、用三年、五年或更長的時間來用心助力公司成長的“普通人”。

顯然,這個世界,既要“冒險家”“野心家”“成功學”,同樣也需要“普通人”。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