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file中CMD與ENTRYPOINT的用法


Dockerfile里有 CMD 與 ENTRYPOINT 兩個功能咋看起來很相似的指令,開始的時候覺得兩個互用沒什么所謂,但其實並非如此:

 

CMD**指令:**

The main purpose of a CMD is to provide defaults for an executing container.

CMD在容器運行的時候提供一些命令及參數,用法如下:

  • CMD ["executable","param1","param2"] (exec form, this is the preferred form)

  • CMD ["param1","param2"] (as default parameters to ENTRYPOINT)

  • CMD command param1 param2 (shell form)

第一種用法:運行一個可執行的文件並提供參數。

第二種用法:為ENTRYPOINT指定參數。

第三種用法(shell form):是以”/bin/sh -c”的方法執行的命令。

 

如你指定:

CMD [“/bin/echo”, “this is a echo test ”]

build后運行(假設鏡像名為ec):

docker run ec

就會輸出: this is a echo test

是不是感覺很像開機啟動項,你可以暫時這樣理解。

 

注意點:

docker run**命令如果指定了參數會把CMD里的參數覆蓋: (這里說明一下,如:docker run -it ubuntu /bin/bash** 命令的參數是指**/bin/bash** 而非 -it ,-it**只是docker** 的參數,而不是容器的參數,以下所說參數均如此。)

同樣是上面的ec鏡像啟動:

docker run ec /bin/bash

不會輸出:this is a echo test,因為CMD命令被”/bin/bash”覆蓋了。

 

ENTRYPOINT

字面意思是進入點,而它的功能也恰如其意。

An ENTRYPOINT allows you to configure a container that will run as an executable.**它可以讓你的容器功能表現得像一個可執行程序一樣。**

容器功能表現得像一個可執行程序一樣,這是什么意思呢?

直接給個例子好說話:

例子一:

使用下面的ENTRYPOINT構造鏡像:

ENTRYPOINT ["/bin/echo"]

那么docker build出來的鏡像以后的容器功能就像一個/bin/echo程序:

比如我build出來的鏡像名稱叫imageecho,那么我可以這樣用它:

docker run -it imageecho “this is a test”

這里就會輸出”this is a test”這串字符,而這個imageecho鏡像對應的容器表現出來的功能就像一個echo程序一樣。 你添加的參數“this is a test”會添加到ENTRYPOINT后面,就成了這樣 /bin/echo “this is a test” 。現在你應該明白進入點的意思了吧。

 

例子二:

ENTRYPOINT ["/bin/cat"]

構造出來的鏡像你可以這樣運行(假設名為st):

docker run -it st /etc/fstab

這樣相當: /bin/cat /etc/fstab 這個命令的作用。運行之后就輸出/etc/fstab里的內容。

 

ENTRYPOINT**有兩種寫法:**

寫法一:ENTRYPOINT ["executable", "param1", "param2"] (the preferred exec form)

寫法二:ENTRYPOINT command param1 param2 (shell form)

你也可以在docker run 命令時使用–entrypoint指定(但是只能用寫法一)。

 

下面是我把ENTRYPOINT設為[“/bin/sh -c”]時候運行的情況:

  • linux-oj9e:/home/lfly/project/docker # docker run -it t2 /bin/bash

  • root@4c8549e7ce3e:/# ps

  • PID TTY TIME CMD

  • 1 ? 00:00:00  sh

  • 9 ? 00:00:00  bash

  • 19 ? 00:00:00  ps

可以看到PID為1的進程運行的是sh,而bash只是sh的一個子進程,/bin/bash只是作為 /bin/sh -c后面的參數。

 

CMD可以為ENTRYPOINT提供參數,ENTRYPOINT本身也可以包含參數,但是你可以把那些可能需要變動的參數寫到CMD里而把那些不需要變動的參數寫到ENTRYPOINT里面例如:

FROM ubuntu:14.10

ENTRYPOINT ["top", "-b"]

CMD ["-c"]

把可能需要變動的參數寫到CMD里面。然后你可以在docker run里指定參數,這樣CMD里的參數(這里是-c)就會被覆蓋掉而ENTRYPOINT里的不被覆蓋。

 

注意點1:

ENTRYPOINT有兩種寫法,第二種(shell form)會屏蔽掉docker run時后面加的命令和CMD里的參數。

 

注意點2:

網上有資料說ENTRYPOINT的默認值是[”/bin/sh -c”],但是筆者在試驗的時候得到的結果並不是這樣的。

筆者使用ENTRYPOINT [“/bin/sh -c”] 指令構造一個以/bin/sh -c為進入點的鏡像,命名為sh,然后我可以這樣運行:

docker run -it sh “while(ture ) do echo loop; done”

運行結果就是無限輸出loop。但如果直接運行一個ubuntu:14.10鏡像,情況不是這樣的:

docker run -it ubuntu:14.10 “while(ture ) do echo loop; done”

得到這樣的錯誤:

linux-oj9e:/home/lfly # docker run -it ubuntu:14.10 “while(true) do echo this; done” 2014/11/16 18:07:53 Error response from daemon: Cannot start container 4bfe9c6faeec3ed465788a201a2f386cb1af35aba197dbc78b87c0d5dda1f88e: exec: “while(true) do echo this; done”: executable file not found in $PATH

可以猜想默認情況下ENTRYPOINT並不是[“/bin/sh -c”]。

而且直接運行ubuntu:14.10列出程序也可以看到PID為1的程序並不是sh。所以更否定了網友的說法,ENTRYPOINT並不默認為[“/bin/sh -c”] 。

 

 

來自 <https://www.cnblogs.com/programfish/p/4101884.html>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