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Linux——用戶對文件的三大基本權限(上)


各位小伙伴們,大家好啊!最近和專業老師暢談一番之后,對於文件的三大基本權限的理解又加深了一些,總結如下:

 Linux的一切可用的資源(目錄、普通文件、網絡主機、設備等) 都可以理解為一個個“文件”。這是我對Linux文件的廣義理解,而用touch命令創建的普通文件則是狹義的。

本文及以后的文章探討的文件權限正是廣義層面的解釋。

一、文件權限的服務對象

誰會使用Linux操作系統(以下簡稱Linux)的文件呢?當然是Linux的用戶啦!Linux把文件的使用者分成三類:

1.所屬用戶:指對此文件擁有所有權的用戶,默認為創建此文件的用戶(作者)。

2.所屬用戶組:指此文件作者的主組的組內成員(主組是指在創建用戶時,Linux默認創建的同名用戶組)。

3.其他用戶:指除了以上兩種類型的其他用戶。

二、文件權限的作用

而每個用戶對文件的基本權限設置有三種:讀權限(r)、寫權限(w)和執行/訪問權限(x)

擁有讀權限(r)能夠顯示文件或目錄等資源的內容。當使用讀權限時,信息只會在終端以文本的形式輸出,不會改變該內容和狀態。例如,對文件有讀權限,代表可以讀取文件中的數據。對目錄有讀權限,代表可以查看目錄下的內容,也就是可以查看目錄下有哪些子文件和子目錄。
擁有寫權限(w)用能夠對文件或目錄的內容進行增加,刪除,更改操作。當使用寫權限時,目錄的結構或文件的內容會發生改變。
擁有執行權限(x)(又稱訪問權限)可以訪問用戶賬戶,網絡主機,設備,文件和目錄,執行可執行程序等。當使用執行權限時,終端的參數或狀態就會改變(終端參數見上圖)。比如,切換目錄會改變“所在目錄”參數。切換用戶會改變“登錄用戶名”參數,並更改到對應的命令提示符。執行程序。會改變終端使用狀態(跳出終端,執行新程序)等。

要是以數據庫的操作來形容Linux文件基本權限的話,讀權限相當於數據庫的查詢操作:寫權限相當於數據庫的添加、修改、刪除操作:執行/訪問權限相當於數據庫中庫到庫,表到表之間的跳轉。

由於這是我第一次寫博客,如有不同意見,請在討論區說出你的想法,如對寫博客有什么建議,也請大家告訴我。我們下次來討論文件基本權限的設置,不見不散!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