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還是記記吧。
jmeter壓測的指標有很多,先從簡單的入手,下一章節再講解jmeter組件的作用。
需求是:訪問百度的壓測指標是:10s內並發5,持續15次請求。那么需要設置以下幾點:
1、新增一個線程組,線程屬性有3個屬性:線程組、Ramp-Up時間、循環次數。先了解這三個屬性的用法:
線程組:可以理解為用戶數,也就是並發數。
Ramp-Up時間:體現在用表格察看結果的每個線程之間的間隔時間。比如,線程組是5,Ramp-Up時間是10,從用表格察看結果中可看出每個線程的執行間隔是10/5=2s。
循環次數:循環的時間點跟啟動的時間幾乎是一樣的。比如,線程組是5,Ramp-Up時間是10,循環次數是3,從用表格察看結果中可看出循環的時間點跟啟動時間差不多是一樣的。
按照我們的需求:訪問百度的壓測指標是:10s內並發5,持續15次請求,設置如下:
到這里就設置好了指標,那么壓測的結果需要看哪些點呢?
1、是否支持並發5,然后看臨界點是多少,臨界點也就是最多可並發多少。(ps:如果產品要求的並發數比較大,比如5000並發,壓測的時候,盡量不要一開始就壓5000,先從並發小一點的開始,比如50或者100並發,慢慢往上增加並發數。)
2、查看服務器的內存、cpu的消耗是否過大。
那么,在jmeter中該線程組添加一個匯總報告或者聚合報告,查看壓測的結果,主要看請求總數、平均響應時間、異常%這是三個數值即可。同時,需要留意服務器中的cpu、內存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