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f
說明:Linux df命令用於顯示目前在Linux系統上的文件系統的磁盤使用情況統計。
-a, –all 包含所有的具有 0 Blocks 的文件系統
–block-size={SIZE} 使用 {SIZE} 大小的 Blocks
-h, –human-readable 使用人類可讀的格式(預設值是不加這個選項的…)
-H, –si 很像 -h, 但是用 1000 為單位而不是用 1024
-i, –inodes 列出 inode 資訊,不列出已使用 block
-k, –kilobytes 就像是 –block-size=1024
-l, –local 限制列出的文件結構
-m, –megabytes 就像 –block-size=1048576
–no-sync 取得資訊前不 sync (預設值)
-P, –portability 使用 POSIX 輸出格式
–sync 在取得資訊前 sync
-t, –type=TYPE 限制列出文件系統的 TYPE
-T, –print-type 顯示文件系統的形式
-x, –exclude-type=TYPE 限制列出文件系統不要顯示 TYPE
-v (忽略)
–help 顯示這個幫手並且離開
–version 輸出版本資訊並且離開
一般使df -h
命令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6 29G 4.2G 23G 16% /
udev 1.5G 4.0K 1.5G 1% /dev
tmpfs 604M 892K 603M 1% /run
none 5.0M 0 5.0M 0% /run/lock
none 1.5G 156K 1.5G 1% /run/shm
我們可以看到輸出顯示的數字形式的’G’(千兆字節),”M”(兆字節)和”K”(千字節)。
這使輸出容易閱讀和理解,從而使顯示可讀的。請注意,第二列的名稱也發生了變化,為了使顯示可讀的”大小”。
二、lsblk
說明:lsblk用於列出所有可用塊設備的信息,而且還能顯示他們之間的依賴關系,但是它不會列出RAM盤的信息。塊設備有硬盤,閃存盤,cd-ROM等等
選項
-a, --all 顯示所有設備。
-b, --bytes 以bytes方式顯示設備大小。
-d, --nodeps 不顯示 slaves 或 holders。
-D, --discard print discard capabilities。
-e, --exclude <list> 排除設備 (default: RAM disks)。
-f, --fs 顯示文件系統信息。
-h, --help 顯示幫助信息。
-i, --ascii use ascii characters only。
-m, --perms 顯示權限信息。
-l, --list 使用列表格式顯示。
-n, --noheadings 不顯示標題。
-o, --output <list> 輸出列。
-P, --pairs 使用key="value"格式顯示。
-r, --raw 使用原始格式顯示。
-t, --topology 顯示拓撲結構信息。
實例
lsblk命令默認情況下將以樹狀列出所有塊設備。打開終端,並輸入以下命令:
lsblk
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
sda 8:0 0 232.9G 0 disk
├─sda1 8:1 0 46.6G 0 part /
├─sda2 8:2 0 1K 0 part
├─sda5 8:5 0 190M 0 part /boot
├─sda6 8:6 0 3.7G 0 part [SWAP]
├─sda7 8:7 0 93.1G 0 part /data
└─sda8 8:8 0 89.2G 0 part /personal
sr0 11:0 1 1024M 0 rom
列表說明
NAME :這是塊設備名(塊設備有硬盤,閃存盤,cd-ROM等等)。
MAJ:MIN :本欄顯示主要和次要設備號。
RM :本欄顯示設備是否可移動設備。例:RM值等於1=>可移動設備。
SIZE :本欄列出設備的容量大小信息。
RO :該項表明設備是否為只讀。在本案例中,所有設備的RO值為0,表明他們不是只讀的。
TYPE :本欄顯示塊設備是否是磁盤或磁盤上的一個分區。在本例中,sda是磁盤,sda1是分區,而sr0是只讀存儲(rom)。
MOUNTPOINT :本欄指出設備掛載的掛載點。
參考:Linux命令大全
網址:https://ipcm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