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環境信息
服務器1:192.168.120.141 文件夾:/opt
服務器2:192.168.120.142 文件夾:/opt
將服務器1的/opt文件夾共享到服務器2的/opt文件夾。
要求兩個服務器都安裝有NFS服務。
rpm -qa|grep nfs
二、服務器1設置
1、修改exports文件
vi /etc/exports
一般為空文件,添加以下內容
/opt 192.168.120.0/24(insecure,rw,sync,no_root_squash)
/opt:服務器1上要共享的文件夾;
192.168.120.0/24:表示擁有共享權限的IP所在網段及子網掩碼;也可以直接指定唯一的IP地址:192.168.120.142;
():內添加具體的參數,可添加的參數如下:
ro:該主機對該共享目錄有只讀權限
rw:該主機對該共享目錄有讀寫權限
root_squash:客戶機用root用戶訪問該共享文件夾時,將root用戶映射成匿名用戶 ;
no_root_squash:NFS服務器共享目錄用戶的屬性,客戶機用root訪問該共享文件夾時,不映射root用戶;
all_squash 客戶機上的任何用戶訪問該共享目錄時都映射成匿名用戶
anonuid 將客戶機上的用戶映射成指定的本地用戶ID的用戶
anongid 將客戶機上的用戶映射成屬於指定的本地用戶組ID
sync 資料同步寫入到內存與硬盤中
async 資料會先暫存於內存中,而非直接寫入硬盤
insecure 允許從這台機器過來的非授權訪問
示例:
/ user01(rw) user02(rw,no_root_squash)
#表示共享服務器上的根目錄(/)只有user01和user02兩台主機可以訪問,且有讀寫權限;user01主機用root用戶身份訪問時,將客戶機的root用戶映射成服務器上的匿名用戶(root_squash,該參數為缺省參數),相當於在服務器使用nobody用戶訪問目錄;user02主機用root用戶身份訪問該共享目錄時,不映射root用戶(no_root_squash),即相當於在服務器上用root身份訪問該目錄
/root/share/ 192.168.1.2(rw,insecure,sync,all_squash)
#表示共享服務器上的/root/share/目錄只有192.168.1.2主機可以訪問,且有讀寫權限;此主機用任何身份訪問時,將客戶機的用戶都映射成服務器上的匿名用戶(all_squash),相當於在服務器上用nobody用戶訪問該目錄(若客戶機要在該共享目錄上保存文件(即寫操作),則服務器上的nobody用戶對該目錄必須有寫的權限)
/home/ylw/ *.test.com (rw,insecure,sync,all_squash)
#表示共享/home/ylw/目錄,*.test.com域中所有的主機都可以訪問該目錄,且有讀寫權限
/home/share/ .test.com (ro,sync,all_squash,anonuid=zh3,anongid=wa4)
#表示共享目錄/home/share/,*.test.com域中的所有主機都可以訪問,但只有只讀的權限,所有用戶都映射成服務器上的uid為zh3、gid為wa4的用戶
2、設置NFS自啟動
#CentOS6:
chkconfig nfs on
service nfs start
#CentOS7:
systemctl start nfs
systemctl enable nfs
三、服務器2設置
1、設置NFS自啟動
#CentOS6:
chkconfig nfs on
service nfs start
#CentOS7:
systemctl start nfs
systemctl enable nfs
2、執行掛載語句
掛載格式:mount NFS服務器地址:/usr/local/web /mnt/websites
mount -t nfs 192.168.120.141:/opt/ /opt/
3、查看掛載結果
df -h
4、編輯啟動文件,將掛載命令設置為啟動自動執行
vi /etc/rc.local
添加之前執行的掛載語句:
mount -t nfs 192.168.120.141:/opt/ /opt/
【注意】
CentOS7開始,默認情況下開機是不執行/etc/rc.local文件的,需要授予執行權限,才能開機啟動執行此文件
chmod 777 /etc/rc.local
四、其他命令
1、服務器2取消掛載(取消掛載時,不能處於掛載目錄內):
umount /opt
2、服務器1查看以共享的目錄
showmount -e
3、服務器2查看服務器1共享目的目錄
showmount -e 192.168.120.141
————————————————
版權聲明:本文為CSDN博主「羽聆藍」的原創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權協議,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及本聲明。
原文鏈接:https://blog.csdn.net/lhc_nian/java/article/details/8835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