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課不愛舉手發言怎么辦 五個錦囊妙計請收好


    課堂上總有一些孩子很活躍、一些孩子很沉悶。老師通常更喜歡上課積極發言的同學,因為這種同學不僅在認真聽講,還一直跟着老師的思維走,認真思考老師問的每一個問題,大膽舉手回答。

    但是性格內向的孩子往往更喜歡當一個傾聽者,很少會主動舉手發言,害怕當眾說話,害怕說錯了被同學嘲笑,被老師批評。

    其實這都是不自信的表現,內向的孩子缺乏自信心,關鍵要幫助他樹立起自信心,而且上課不愛發言的孩子老師也不太喜歡,怎么才能讓孩子上課積極發言呢?

    孩子上課不愛舉手發言怎么辦

    1.培養外向的性格

    家長要從培養孩子性格人手,讓孩子變得外向一點、膽大一點。 比如,家長可以給孩子提問,讓孩子在家人面前回答。當孩子回答正確、表達從容時,大家應給孩子掌聲和贊揚

    家長帶孩子到親朋好友家玩,也可以鼓勵孩子發言,這樣有利於孩子變得更外向、更膽大。慢慢地,再引導孩子在課堂上大膽發言。

    2.不用擔心被老師批評

    家長可以告訴孩子,老師不會因為學生回答錯了而批評學生的,因此,不用擔心被批評,相反,老師還會喜歡大膽舉手發言的學生。

    另外,平時在家里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表達看法,只要孩子積極發言就予以肯定,千萬不能因為孩子說得不對而嘲笑或批評他。

    3.培養自信心

    家長要做的是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自信心很大程度上來自家長的評價。平時在家里,家長應尋找一切機會肯定孩子、贊揚孩子。

   比如,爸爸和孩子下棋,當孩子走出一步好棋或贏了一局時,爸爸可以誇獎孩子: “你這步棋下得太好了,看似防守,實則進攻,太妙!”“你這盤棋下得真好,我挺佩服你的思路。”通過這樣的肯定和表揚,可以漸漸激發出孩子的自信心。

    4.讓孩子參與家庭討論

    老師喜歡積極舉手發言的同學,這樣可以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同時,在家里父母可以鼓勵孩子積極發言,參與到家庭討論中來,並對孩子積極發言的行為給予肯定,讓孩子知道大人喜歡他積極參與,積極發言。這樣有利於激發孩子在課堂上發言的積極性。

    5.培養主動思考的習慣

    家長還應該從培養孩子主動思考的習慣入手。在平時的生活中,家長應有意識地啟發孩子去思考,比如,路邊的蘋果樹上結滿了蘋果,為什么沒人摘?通過這類問題的引導,使孩子形成主動思考的習慣。這樣在課堂上,當老師提出問題時,孩子就容易積極地思考。

    孩子上課不愛舉手發言,說明性格比較內向害羞,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外向開朗的性格、培養自信心,多鼓勵和表揚孩子。平時多給孩子獨立思考、獨立選擇的機會,讓孩子加入到家庭討論中、還要培養孩子主動思考的習慣。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