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穩定
-
安全性高
-
免費
系統目錄
-
/ :系統根目錄;
-
~:/root 管理員目錄;
-
etc:系統配置目錄;
-
home:系統為每一個除 root 以外的用戶創建一個以用戶名為名稱的文件夾;
-
root:用戶;
-
其他用戶:
-
-
usr:所有用戶安裝的軟件都放到該目錄下;
-
通常在 usr/local/ 下新建一個 tmp 文件夾,所有上傳的壓縮包均存放在該文件夾中;
-
常用命令
說明
以下命令的 + 號,相當於服務器中的 空格;
以下命令的 | 號,代表 或者 的意思;
-
pwd:當前全路徑;
-
cd + 路徑:進入指定路徑下;
-
cd /...:絕對路徑;
-
cd ../:相對路徑;
-
cd ./:當前路徑;
-
-
mkdir + 文件夾名:新建文件夾;
-
ll:列表顯示當前路徑下的文件|文件夾;
-
ll -a:顯示隱藏文件|文件夾;
-
-
ls:平鋪顯示當前路徑下的文件|文件夾;
-
touch + 文件名:創建新建文件;
-
vi + 文件名:編輯文件|新建文件並編輯文件;(文件默認處於不可編輯狀態)
-
vim + 文件名:編輯文件|新建文件並編輯文件(升級版的 vi — 帶顏色);(文件默認處於不可編輯狀態)
-
i | insert(小鍵盤):開啟編輯模式;
-
esc(按鍵):退出編輯模式;
-
:(英文冒號):開啟退出模式;
-
wq:保存並退出;
-
q:退出;
-
q!:強制退出;
-
-
cat + 文件名:查看文件中的內容;
-
head + 文件名:查看文件中的前十行內容;
-
head + n + 文件名:查看文件中的前 n 行內容;
-
-
tail + 文件名:查看文件中的后十行內容;
-
tail + n + 文件名:查看文件中的后 n 行內容;
-
-
tailf + 文件名:動態顯示文件后十行內容;
-
tailf + n + 文件名:動態顯示文件中的后 n 行內容;(常用於監聽服務啟動日志)
-
-
echo + '內容' + >> + 文件名:向文件末尾添加執行內容;
-
ifconfig:顯示網卡信息(IP...);
-
reboot:重啟機器;
-
tar + -zxvf + 壓縮包名:解壓壓縮包;
-
Ctrl + C(按鍵組合):中斷操作;
-
cp + 原文件名 + 指定路徑/文件名:將原文件復制到指定路徑下(可重命名);
-
cp + -r + 原文件夾名 + 指定路徑/文件夾名:將原文件夾復制到指定路徑下(可重命名);
-
mv + 原文件名 + 指定路徑/新文件名:剪切(具備重命名功能);
-
rm + -rf + 文件夾名|文件名:刪除文件|文件夾(免確認);(可用刪除多個,用空格隔開)
-
clear:清屏;
-
shutdown:關機;
-
firewall-cmd:防火牆命令;
-
firewall-cmd --state:查看防火牆運行狀態;
-
firewall-cmd --list-ports:查看已開放的端口號列表;
-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3306/tcp --permanent:添加要開放的端口號(3306);
-
firewall-cmd --reload:重啟防火牆;
-
-
find 指定路徑 -mtime -n:查看指定路徑下,n天之內被修改的文件;
-
ps aux|grep 進程名稱:顯示進程相關信息(PID等,用於關閉進程);
客戶端工具
Cent OS 默認只開放 22 端口;
-
Xshell:Linux 客戶端工具;
-
Filezilla:基於 FTP 的客戶端工具,可以快速完成文件上傳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