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性能監視器
性能監視器的打開方法有兩種。
點擊“開始”-“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性能監視器”
點擊“開始”-在搜索框中輸入“perfmon.msc”回車
使用方法
創建性能監視器
打開性能監視器后是這個樣子的
首先我們先要創建一個根據我們需求定制的性能監視器,右鍵單擊“性能監視器”-“新建”-“數據收集器集”
在“名稱”框中輸入自己創建的名稱(隨意),單擊“下一步”
將數據保存到自己創建的路徑下,單擊“下一步”
單擊“完成”
自定義監控指標
我們的性能監視器配置還沒有完成,還需要繼續進行配置,打開“數據收集器集”-“用戶定義”里面就發現了我們所創建的監視器了,同時在“報告”-“用戶定義”下同時會創建一個相對應的報告文件。
首先單擊“perf”監視器,在右側右鍵單擊“系統監視器日志”選擇屬性。在這里面我們可以進行相應的計數器的添加,以及一些具體參數的設定。
這里我們主要看看計數器的添加,點擊[添加],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添加相應的計數器,選中我們所需的計數器在點擊添加就可以了。
注:常見監控指標
CPU: |
|
Processor-%Processor Time |
CPU的使用率:一般這個指標建議維持在80%以下。 |
%User Time |
用戶進程占用的CPU的使用率。 |
System |
|
Processor Queue Length |
CPU的隊列長度。長度一般維持在處理器個數的2倍以內。 |
內存(Memory) |
|
Available MBytes |
可用物理內存大小:一般建議該值維持在物理內存總數的5%以上。 |
% Committed Bytes In Use |
被使用的虛擬內存大小。越小越好。 |
Pages/sec |
頁面交換數。該值越小越好。 |
磁盤IO (Physical Disk) |
|
%DISK TIME |
磁盤使用率:這個值會超過100%。磁盤是有多個處理器的,每個處理器的DISK time是單獨統計,而這個指標是將多個磁盤處理器的時間求和。 |
Avg. Disk Bytes/Read Avg. Disk Bytes/Write |
平均讀的字節數/平均寫的字節數。這兩個指標要與我們系統本身的情況符合。 |
Avg. Disk Queue Length Current Disk Queue Length |
平均磁盤隊列長度/當前(最后一次統計)的隊列長度。長度建議不要超過磁盤處理器個數的兩倍。 |
Avg. Disk sec/Write Avg. Disk sec/Read |
每次寫的時間/每次讀消耗的時間。一般都是在3-5ms之間的。最大不能超過30ms,磁盤是分塊讀寫的。 |
選擇完成后就能看到計數器中已有了我們想要的計數器,單擊應用。
創建監控策略
完成以上操作后我們進入到【用戶定義】模塊,右鍵單擊左側“perf”數據收集器集,選擇屬性,屬性內我們着重要對計划和停止條件進行設置。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計划,單擊添加,這里主要是設置何時開始這個數據收集器的收集工作,這里可以設置是每天何時收集,還是每周的哪天進行收集,也可以設置哪天停止收集。
在停止條件選項中我們可以對我們的收集工作進行有田間的停止設置。
報告的屬性設置
報告進行一下設置,右鍵單擊報告中的“perf”選擇屬性,在這里我們可以對我們的報告的大小,數量,名稱等屬性進行設置,着重的要說一下,一定勾選“啟用數據管理和報告生成”,這樣我們就能夠看到我們想要看到的數據報告了,設置完成后進行保存。
數據收集完成后我們可以到我們保存報告的文件夾下查看這些數據報告。
這樣我們就完成了對相應內容的數據收集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