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前情摘要
關於課程:機緣巧合,看到認識的leader(xiangyang老師)開課,因原本就欣賞xiangyang老師的能力,所以抱着再次夯實基礎的心態參加了 NLP+ 推薦這個部分的課程。
關於我本人:在NLP領域野蠻生長的中科院信工所研二學生一枚,最終拿到了第三名的成績。
心得體會
我最開始接觸到paddle,緣由研一的深度學習課與paddle的合作。當時課程中的每個同學都在AI studio獲得了課程資格和算力,可以方便地學習和實踐。
回歸這次課程本身,我並不是一個0基礎的NLPer,但在這次課程學習中,發現自己對一些很基礎的東西存在誤解,所以首先在此感謝xiangyang老師的耐心糾正(雖然他不是直接來糾正我的)。在自己學習NLP的過程中,一直倍受大牛們的思想影響。思想的影響在我看來是十分重要的。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可以決定其在研究領域的種種決策和行為。
就課程的內容來說,屬於量少質高的。從我自己學習的角度來講,我認為這樣總是好過量大但每個點都泛泛而談的課程的。
就課程附帶的比賽來說,在課程老師和其他同學的分享中,我學到了很多自己之前沒有去注意到的方法,在此要感謝課程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高效交流分享的平台。
此外,對於比賽,極力推薦PaddlePALM: 一個靈活,通用且易於使用的NLP大規模預訓練和多任務學習框架和 PaddlePaddle Models: 『飛槳』官方模型庫,包含多種學術前沿和工業場景驗證的深度學習模型。出發點:一是不必重復造輪子,已經成熟的repo更加易用完備;二是多去學習別人的成熟code,對自己的coding邏輯、規范性等方面都會有很大幫助。
最后,我也公開了自己比賽的代碼:News-Title-Classification,僅供交流學習。
其他也沒有太多可以分享的啦,只想說踏踏實實地努力,快樂總會踏踏實實地到來,對於成長中的paddle,成長中的我都是如此。 祝福彼此。
題外感言
從研究生入學開始接觸NLP到現在,在學習過程中一直能夠受到一些優秀的老師,leader,師兄師姐的正向影響。
希望我能在NLP這個領域堅持初心,堅定地成長,將來也能夠靠自己的努力幫助到其他人,在領域內做出具有影響力的貢獻。加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