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模塊?模塊划分的原則是什么?


所謂模塊(module),是指可以分解、組合及更換的單元,是組成系統、易於處理的基本單位。在管理信息系統中,任何一個處理功能都可以看作一個模塊。
模塊划分的原則:
(1)低耦合,高聚合原則
耦合是表示模塊之間聯系的程度。緊密耦合表示模塊之間聯系非常強,松散耦合表示模塊之間聯系比較弱,非耦合則表示模塊之間無任何聯系,是完全獨立的。模塊耦合度越低,說明模塊之間的聯系越少,相互間的影響也就越小,產生連鎖反應的概率就越低,在對—個模塊進行修改和維護時,對其他模塊的影響程度就越小,系統可修改性就越高。聚合則用來表示一個模塊內部各組成成分之間的聯系程度。一般說來,在系統中各模塊的聚合度越大,則模塊間的耦合度越小。耦合度小使得模塊間盡可能相對獨立,從而各模塊可以單獨開發和維護。聚合度大使得模塊的可理解性和維護性大大增強。因此,在模塊的分解中應盡量減少模塊的耦合度,力求增加模塊的聚合度。
(2)作用范圍應在控制范圍內
一個判定的作用范圍是指所有受這個判定影響的模塊。按照規定:若模塊中只有一小部分加工依賴於某個判定,則該模塊僅僅本身屬於這個判定的作用范圍;若整個模塊的執行取決於這個判定,則該模塊的調用模塊也屬於這個判定作用范圍,因為調用模塊中必有一個調用語句,該語句的執行取決於這個判定。一個模塊的控制范圍是指模塊本身及其所有的下級模塊的集合。
分折判定的作用范圍和模塊的控制范圍之間的關系,可以較好地處理系統的模塊關系,合理地分解模塊。在分解模塊時要求:
1)分解模塊時作用范圍與控制范圍的要求
①判定的作用范圍應該在判定所在模塊的控制范圍之內。
②判定所在模塊在模塊層次結構中的位置不能太高。
即:最理想的模塊划分是判定范圍由判定所在模塊及其直接下級模塊組成。
2)當出現作用范圍不在控制范圍之內時的糾正措施
①把判定所在的模塊合並至上層模塊中,或從低層模塊移到高層模塊使判定的位置提高。
②把受判定影響的模塊移到模塊控制范圍之內。
(3)合理的模塊扇入和扇出數
模塊的扇入表達了一個模塊與其直接上級模塊的關系。模塊的扇入數是指模塊的直接上層模塊的個數。模塊的扇入數越大,表明它要被多個上級模塊所調用,其公用性很強,說明模塊分解得較好,在系統維護時能減少對同一功能的修改,因此要盡量提高模塊的扇入數。模塊的扇出表達了一個模塊對它的直接下屬模塊的控制范圍。模塊的扇出數是指一個模塊擁有的直接下層模塊的個數。模塊的直接下屬模塊越多。表明它要控制許多模塊,所要做的事情也就越多,它的聚合度可能越低。所以要盡量把一個模塊的直屬下級模塊控制在較小的范圍之內,即模塊的扇出系數不能太大。一般來說,一個模塊的扇出系數應該控制在7以內,如果超過7則出錯的概率可能會加大。
(4)合適的模塊大小
如果一個模塊很大,那么它的內部組成部分必定比較復雜,或者它與其他模塊之間的耦合度可能比較高,因此對於這樣一個較大的模塊應該采取分解的方法把它盡可能分解成若干個功能單一的較小的模塊,而原有的大模塊本身的內容被大大減少並成為這些小模塊的上級模塊。一般來說,一個模塊中所包含的語句條數為幾十條較好,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在分解一個大模塊時,不能單憑語句條數的多少,而主要是按功能進行分解,直到無法做出明確的功能定義未知。在分解時既要考慮到模塊的聚合度,又要考慮到模塊之間的耦合度,在達兩者之間選擇一個最佳方案。

原文:https://www.asklib.com/view/bdb740013fa7.html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