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P/UPF/GTP


VPP  

The Vector Packet Processor (VPP) How VPP Works  (wiki fd.io / docs)

Github  master 

GPRS(MBA智庫)    

1.  GPRS培訓材料 .pdf  (37頁)

2.  GPRS培訓資料 .ppt (96頁)

通用分組無線服務(英語: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縮寫:GPRS)是GSM移動電話用戶可以使用的一種移動數據業務/技術。它經常被描述成“2.5G”,意指這項技術介於第二代(2G)與第三代(3G)移動通訊技術之間。它是利用GSM網絡中未使用的TDMA信道,提供中速的數據傳輸服務。起初有人想通過擴展GPRS來覆蓋其他標准,只是這些網絡都正在轉而使用GSM標准,這樣GSM就成了GPRS唯一能夠使用的網絡。GPRS在Release 97之后被集成進GSM標准,起先它是由ETSI標准化,但是現在已經移交3GPP負責。

GPRS原理[編輯]   

GPRS與CDPD的技術比較 .pdf  

GPRS有別於舊的電路交換連接,電路交換連接在Release 97之前就已經被納入GSM標准。在舊有系統中,一個數據連接要創建並保持一個電路連接,在整個連接過程中這條電路將被獨占,直到連接被解除。GPRS基於分組交換,也就是多個用戶可以共享一個相同的傳輸信道,每個用戶只有在傳輸數據的時候才會占用信道。這意味着所有的可用帶寬可以立即分配給當前發送數據的用戶,這樣有更多的間隙發送或接受數據,用戶可以共享帶寬。WEB瀏覽、收發電子郵件和即時消息都是能有效利用共享帶寬的間歇傳輸數據的服務。

GPRS數據的通常計費方式不是按照電路交換方式的秒,而是千字節(KB)。在電路交換方式下,即使網絡上沒有數據傳輸,其他用戶也不能使用空閑的信道。

GPRS最初支持(理論上)互聯網協議IP,點到點協議PPPX.25連接。后者典型的應用是無線付費終端,盡管它已經作為標准需求被去除。X.25依然可以通過PPP甚至是IP得到支持,但是這樣做既不需要重新封裝也不用集成什么到終端里。

GSM模塊_GPRS數據傳輸機制和原理  介紹了很多概念

GTP (GRPS 隧道協議)  

PDP上下文: 包數據協議(Packet Data Protocol,簡稱PDP,例如:IPX.25幀中繼)上下文(context)是一個數據結構,在SGSNGGSN上都會出現

GTP-C: 

用於控制目的,包括:
  • PDP上下文的建立和刪除
  • GSN可及性(reachability)的驗證
  • 更新;例如,當一個簽約用戶從一個SGSN移動到另一個的時候

GTP-U: 用於在多個獨立的隧道中為每個PDP上下文(Packet Data Protocol context)傳輸用戶數據。

GTP':  用於從各個GSN向計費功能(charging function)傳輸計費數據。

來自百度百科的  

GTP-C控制面
  • GTP-C控制面流邏輯上與GTP-U關聯,實際上是分離的。
  • 對每個GSN-GSN對,存在一條或多條路徑。
  • GTP-C是隧道建立、使用、管理和釋放的手段。可以通過Echo消息維護路徑,以使之保存活動,確保GSN間的連接失敗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內檢測得到。
GTP-U用戶面
  • 封裝的T-PDU 在GTP-U隧道間傳送。
  • GTP頭中的TEID將指示T-PDU屬於哪個隧道。用這個方式,GTP-U在隧道的兩端復用和去復用分組。
  • GTP-U頭中的TEID去復用來自隧道另一端的流量,以便投遞給用戶面實體。
  • GTP隧道允許復用不同的用戶、不同的分組協議和不同的QoS級別。

 

 

來自 GPRS網絡 9/53頁

 

 GPRS網絡結構, 來自 《GPRS培訓資料 .ppt》 9/96頁

中興GPRS原理培訓手冊   

GPRS原理介紹概述   

MBA智庫 總結了很多相關的資料  

GPRS詳解 .ppt 非常詳細的介紹了GPRS每個功能的流程

愛立信GPRS優化分冊 .pdf   太細節,對於了解原理作用不大

GPRS原理介紹概述 主要是名詞解析

UPF  

upf plugin for VPP (git hub)

基站子系統[編輯]

 基站子系統(Base Station Subsystem,簡稱:BSS)是傳統的蜂窩電話網絡的一個組成部分,負責處理一個移動電話網絡交換子系統之間的通信流量和信令。BSS負責通過空中接口(Air_interface)進行通話信道(channel)的轉碼、向移動電話分配無線電信道尋呼(paging)、傳輸(transmission)以及其它和無線電網絡相關的任務。

 GSM核心網(GSM Core Network)(MBA智庫)

GSM系統的網絡結構及各部分功能  

 

  (1)移動台(MS)移動台是用戶設備,如車載型、便攜型和手持型。移動台(MS)由移動終端與客戶識別卡(SIM卡)組成。移動終端完成語音編碼、信道編碼、信息加密、調制解調、信息發/收等功能;SIM卡存儲客戶身份認證所需的信息和部分管理信息。

  (2)基站子系統(BSS)由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發信台(BTS)組成。一個基站控制器(BSC)對一個或多個BTS進行控制,負責無線網絡資源管理、小區配置、數據管理、功率控制、定位和切換等功能。每個基站收/發信台(BTS)服務於一個小區,負責為移動終端提供空中接口U。。BTS包括無線傳輸所需的各種硬件和軟件,如發射機、接收機、天線、接口電路及檢測和控制裝置。

  (3)網絡子系統(NSS)主要起着交換、移動性管理和安全性管理等功能。

  移動交換中心(MSC)是網絡的核心,管理一個或多個BSC,是對所覆蓋區域中的移動終端進行呼叫控制和完成語音信號交換的功能實體,也是移動通信網與其他公用通信網(ISDN、PSTN)之間的接口(其中GMSC為網關移動交換中心),使各種業務可供用戶使用。

  歸屬位置寄存器(HLR)是一個數據庫,存儲MSC所轄區域中注冊的移動用戶的信息,主要包括用戶的簽約信息和當前位置這兩類信息。

  訪問位置寄存器(VLR)也是一個數據庫,存儲進入其覆蓋區的移動用戶的全部信息,使移動交換中心能夠建立呼入和呼出的呼叫。

  (4)運營支撐系統(OSS)由鑒權中心、移動設備識別寄存器和操作與維護中心組成。

  鑒權中心(AUC)存儲保證移動用戶通信不受侵犯的鑒權參數等必要信息。

  移動設備識別寄存器(EIR)實現對移動設備的識別、監視和閉鎖等功能,禁止某些非法移動台的使用。

  操作與維護中心(O&M/OMC)用於對所有網絡單元的監測和維護。

GSM網絡架構

呼叫流程:

  服務於一個蜂窩電話簇的所有基站永久地連接到一個MSC。如果移動台移到另一個小區,則會通過BSC向MSC發出信號使HLR、新的VLR和舊的VLR都將得到通知以進行相應信息更新。當一個電話呼叫某一移動台時,呼叫首先被送到網關移動交換中心GMSC,它在HLR中查詢得到移動台當前所在區域的MSC后,將首地址信息送往MSC,MSC則從VLR中查詢移動台的位置,並通過轄區內的基站來尋呼此移動台,隨即被叫移動台便會向基站發出尋呼響應建立通話。

來自 摩托羅拉的 GPRS原理概述 .ppt  19/81頁,此外還詳細介紹了各個接口的協議。

 

附着流程

 

 分離流程

 

2G鑒權

3G鑒權

 

 路由區更新

 

 

 上下文激活流程

 

REF

基於GSM-R位置的尋址.pdf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