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UG NX 10.0技術大全


中文版UG NX 10.0技術大全

部分案例展示

資源下載及其使用說明

基礎篇

1 UG NX 10.0概述

1.1 UG NX 10.0軟件基礎
1.1.1 UG NX 10.0的特點
1.1.2 UG NX 10.0的功能模塊
1.1.3 UG NX 10.0的新增功能
1.2 UG NX 10.0正式版的安裝
1.2.1 安裝Java虛擬機
1.2.2 安裝授權服務器
1.2.3 安裝主程序
1.3 認識UG NX 10.0界面
1.4 文件管理
1.4.1 新建文件
1.4.2 打開文件
1.4.3 保存文件
1.4.4 另存文件
1.4.5 關閉部件文件
1.4.6 導入/導出文件
實訓01——導出STP文件
1.5 圖層管理
1.5.1 圖層分類
1.5.2 圖層設置
1.5.3 移動至圖層
1.5.4 復制至圖層
實訓02——圖層操作
1.6 坐標系
1.6.1 動態
1.6.2 原點
1.6.3 旋轉
1.6.4 定向
實訓03——坐標系操作
1.7 常用工具
1.7.1 點工具
1.7.2 平面工具
1.7.3 軸和矢量工具
1.7.4 坐標系工具
實訓04——平面工具
1.8 課后習題

2 視圖控制與圖形操作

2.1 對象選擇方法
2.1.1 類選擇
實訓05——轉層
2.1.2 選擇條
實訓06——過濾選取
2.1.3 列表快速拾取
實訓07——列表拾取
2.2 對象操作
2.2.1 視圖操作
2.2.2 顯示和隱藏對象操作
實訓08——隱藏
2.2.3 對象的顯示方式操作
實訓09——顯示結點網格線
2.2.4 對象的變換操作
實訓10——通過直線鏡像
實訓11——矩形陣列
實訓12——圓形陣列
實訓13——通過一平面鏡像
2.3 移動對象操作
2.3.1 距離
實訓14——距離移動操作
2.3.2 角度
實訓15——角度移動操作
2.3.3 點之間距離
2.3.4 徑向距離
2.3.5 點到點
實訓16——點到點移動操作
2.3.6 根據三點旋轉
2.3.7 將軸與矢量對齊
實訓17——軸與矢量對齊
2.3.8 CSYS到CSYS方式
實訓18——CSYS到CSYS移動操作
2.3.9 動態
實訓19——動態移動操作
2.3.10 增量XYZ
實訓20——增量移動操作
2.4 拓展訓練——三角尺設計
2.5 課后習題

3 草圖功能

3.1 草圖繪制命令
3.1.1 輪廓
實訓21——繪制輪廓
3.1.2 直線
3.1.3 圓弧
3.1.4 圓
3.1.5 圓角
實訓22——直線和圓
3.1.6 倒斜角
3.1.7 矩形
3.1.8 多邊形
3.1.9 橢圓
3.1.10 擬合曲線
3.1.11 藝術樣條
3.1.12 二次曲線
3.2 編輯草圖
3.2.1 快速修剪
3.2.2 快速延伸
3.2.3 鏡像曲線
實訓23——鏡像曲線
3.2.4 偏置曲線
實訓24——偏置曲線
3.2.5 陣列曲線
實訓25——陣列曲線
3.2.6 交點
3.2.7 派生曲線
3.2.8 添加現有曲線
3.2.9 投影曲線
3.2.10 相交曲線
3.3 草圖約束
3.3.1 建立尺寸約束
3.3.2 建立幾何約束
3.3.3 建立自動約束
3.3.4 顯示/移除約束
3.3.5 動畫模擬尺寸
3.3.6 轉換至/自參考對象
3.4 拓展訓練——繪制草圖
3.4.1 草圖訓練一
3.4.2 草圖訓練二
3.4.3 草圖訓練三
3.4.4 草圖訓練四
3.5 課后習題

4 曲線功能

4.1 曲線
4.1.1 基本曲線
實訓26——直線
實訓27——圓弧
實訓28——圓
實訓29——倒圓角
4.1.2 直線
實訓30——直線
4.1.3 圓弧/圓
實訓31——圓弧/圓
4.1.4 倒斜角
4.1.5 多邊形
實訓32——內切圓多邊形
實訓33——外接圓多邊形
4.1.6 橢圓
實訓34——橢圓
4.1.7 拋物線
4.1.8 雙曲線
4.1.9 樣條曲線
4.1.10 規律曲線
實訓35——規律曲線
4.1.11 螺旋線
4.2 來自曲線集的曲線
4.2.1 偏置
實訓36——偏置曲線
4.2.2 在面上偏置
4.2.3 橋接
實訓37——橋接曲線
4.2.4 簡化
4.2.5 連結
4.2.6 投影
實訓38——投影曲線
4.2.7 組合投影
4.2.8 纏繞/展開
4.2.9 圓形圓角
4.2.10 鏡像曲線
4.3 來自體的曲線
4.3.1 抽取
4.3.2 抽取虛擬曲線
4.3.3 求交
4.3.4 等參數曲線
4.3.5 截面
4.4 曲線編輯
4.4.1 編輯曲線參數
4.4.2 修剪曲線
4.4.3 修剪拐角
4.4.4 分割曲線
4.4.5 編輯圓角
4.4.6 拉長曲線
4.4.7 曲線長度
4.4.8 光順樣條
4.5 拓展訓練——創建空間曲線
4.6 課后習題

5 基礎特征設計

5.1 布爾運算
5.1.1 布爾求和
實訓39——布爾求和
5.1.2 布爾求差
實訓40——布爾求差
5.1.3 布爾求交
實訓41——布爾求交
5.2 體素特征
5.2.1 長方體
實訓42——長方體
5.2.2 圓柱體
實訓43——圓柱體
5.2.3 圓錐體
實訓44——圓錐體
5.2.4 球體
實訓45——球體
5.3 基於草圖截面的特征
5.3.1 拉伸
實訓46——拉伸
5.3.2 回轉
實訓47——回轉
5.3.3 沿引導線掃掠
實訓48——沿引導線掃掠
5.3.4 管道
實訓49——管道
5.4 拓展訓練——果凍杯
5.5 課后習題

6 工程與成型特征設計

6.1 創建工程特征
6.1.1 邊倒圓角
實訓50——邊倒圓
6.1.2 倒斜角
實訓51——倒斜角
6.1.3 孔
實訓52——孔
6.1.4 三角形加強筋
實訓53——三角形加強筋
6.1.5 抽殼
實訓54——抽殼
6.1.6 拔模
實訓55——拔模
6.1.7 球形拐角
6.2 創建成型特征
6.2.1 凸台
實訓56——凸台
6.2.2 腔體
實訓57——腔體
6.2.3 墊塊
6.2.4 凸起
實訓58——凸起
6.2.5 鍵槽
6.2.6 槽
實訓59——槽
6.2.7 螺紋
實訓60——螺紋
6.2.8 面倒圓
6.2.9 軟倒圓
實訓61——軟倒圓
6.3 拓展訓練——機殼設計
6.4 課后習題

7 特征操作和編輯

7.1 偏置和縮放
7.1.1 偏置面
7.1.2 片體到實體助理
7.1.3 加厚
7.1.4 縮放體
7.2 關聯復制
7.2.1 陣列特征
實訓62——陣列特征
7.2.2 陣列面
7.2.3 鏡像特征
實訓63——鏡像特征
7.2.4 生成實例幾何特征
實訓64——生成實例幾何特征
7.2.5 抽取幾何體
實訓65——抽取幾何體
7.3 修剪
7.3.1 修剪體
實訓66——修剪體
7.3.2 拆分體
實訓67——排球
7.3.3 分割面
實訓68——分割面
7.3.4 刪除體
7.4 特征編輯
7.4.1 編輯特征參數
7.4.2 編輯特征尺寸
7.4.3 編輯位置
7.4.4 移動特征
7.4.5 特征重排序
7.4.6 抑制特征
7.4.7 取消抑制
7.4.8 移除參數
7.4.9 實體密度
7.4.10 指派特征顏色
7.4.11 指派特征組顏色
7.4.12 特征回放
7.5 拓展訓練——話筒插頭造型
7.6 課后習題

8 基本曲面功能

8.1 曲面概述
8.1.1 曲面基礎
8.1.2 曲面的連續性
8.1.3 曲面的階次
8.2 基礎曲面
8.2.1 拉伸曲面
實訓69——拉伸曲面
8.2.2 回轉曲面
實訓70——回轉曲面
8.2.3 有界平面
實訓71——有界曲面
8.3 點構建曲面
8.3.1 通過點構面
實訓72——通過點構建曲面
8.3.2 從極點構面
8.3.3 擬合曲面
8.3.4 四點曲面
實訓73——四點曲面
8.3.5 整體突變
8.4 曲線網格曲面
8.4.1 直紋曲面
實訓74——直紋曲面
8.4.2 通過曲線組曲面
實訓75——通過曲線組曲面
8.4.3 通過曲線網格曲面
實訓76——網格曲面
8.4.4 藝術曲面
實訓77——藝術曲面
8.4.5 N邊曲面
實訓78——N邊曲面
8.5 拓展訓練——吹風機
8.6 課后習題

9 高級曲面功能

9.1 構建掃掠型曲面
9.1.1 掃掠
實訓79——掃掠曲面
9.1.2 樣式掃掠
實訓80——樣式掃掠曲面
9.1.3 沿引導線掃掠
實訓81——沿引導線掃掠曲面
9.1.4 變化掃掠
9.2 構建延伸型曲面
9.2.1 橋接曲面
實訓82——橋接曲面
9.2.2 規則延伸
實訓83——規則延伸曲面
9.2.3 延伸
9.2.4 擴大曲面
9.3 拓展訓練——飯勺零件
9.4 課后習題

10 曲面操作和編輯

10.1 曲面操作
10.1.1 偏置曲面
實訓84——偏置曲面
10.1.2 大致偏置
10.1.3 可變偏置
實訓85——可變偏置
10.1.4 修剪片體
實訓86——修剪片體
10.1.5 縫合
實訓87——縫合曲面
10.1.6 取消縫合
10.1.7 修剪和延伸
實訓88——修剪與延伸
10.1.8 取消修剪
10.2 曲面編輯
10.2.1 X成形
10.2.2 I成形
10.2.3 匹配邊
10.2.4 邊對稱
10.2.5 變形
10.2.6 變換
10.2.7 整體變形
10.2.8 剪斷曲面
10.2.9 編輯邊界
10.2.10 更改邊
10.2.11 更改階次
10.2.12 改變剛度
10.2.13 光順極點
10.2.14 法向反向
10.3 拓展訓練——筆筒零件
10.4 課后習題

模塊篇

11 同步建模

11.1 常用修改命令
11.1.1 建模方式
11.1.2 移動面
實訓89——角度
11.1.3 拉出面
實訓90——拉出面
11.1.4 偏置區域
實訓91——偏置區域
11.1.5 替換面
實訓92——替換面
11.1.6 調整面大小
11.2 細節特征
11.2.1 調整圓角大小
11.2.2 圓角重新排序
11.2.3 調整倒斜角大小
11.2.4 標記為倒斜角
11.2.5 刪除面
11.3 重用
11.3.1 復制面
11.3.2 剪切面
11.3.3 粘貼面
11.3.4 鏡像面
11.3.5 陣列面
實訓93——陣列面
11.4 尺寸
11.4.1 線性尺寸
11.4.2 角度尺寸
11.4.3 徑向尺寸
11.5 約束面
11.5.1 設為共面
11.5.2 設為共軸
11.5.3 設為相切
11.5.4 設為對稱
11.5.5 設為平行
11.5.6 設為垂直
11.5.7 設為偏置
11.6 拓展訓練——通訊零件
11.7 課后習題

12 模型分析

12.1 測量距離
12.1.1 測量距離
12.1.2 測量兩對象之間的距離
12.1.3 投影距離
12.1.4 兩對象之間的投影距離
12.1.5 屏幕距離
12.1.6 長度
12.1.7 半徑
12.1.8 點在曲線上
12.2 測量角度
12.2.1 按對象
12.2.2 按3點
12.2.3 按屏幕點
12.3 測量面
12.4 測量體
12.5 幾何屬性
12.6 曲線分析
12.6.1 曲率梳
12.6.2 峰值
12.6.3 拐點
12.7 曲面分析
12.7.1 截面
12.7.2 曲面半徑
12.7.3 反射
12.7.4 斜率
12.7.5 距離
12.8 課后習題

13 GC工具箱

13.1 GC工具箱簡介
13.2 GC數據規范
13.2.1 模型質量檢查工具
實訓94——模型質量檢查
13.2.2 屬性工具
13.2.3 標准化工具
13.2.4 重命名和導出組件
實訓95——重命名組件
13.3 齒輪建模工具
13.3.1 齒輪的分類及傳遞形式
13.3.2 圓柱齒輪建模
實訓96——創建內嚙合的齒輪副
13.3.3 錐齒輪建模
13.4 彈簧設計工具
13.4.1 圓柱壓縮彈簧
13.4.2 圓柱拉伸彈簧
實訓97——創建拉力彈簧
13.4.3 碟形彈簧
13.5 課后習題

14 NX創意塑形

14.1 NX創意塑形概述
14.1.1 進入NX創意塑形任務環境
14.1.2 認識框架和實體
14.1.3 認識細分幾何體和細分體
14.1.4 完成或退出NX創意塑形任務環境
14.2 NX創意塑形首選項
14.2.1 顯示模式
14.2.2 允許選擇背后對象
14.2.3 顯示權值
14.2.4 NX創意塑形首選項
14.3 體素形狀
14.4 框架多段線
14.4.1 繪制框架多段線
14.4.2 抽取框架多段線
14.5 創建框架
14.5.1 拉伸框架
實訓98——利用【拉伸框架】造型杯子
14.5.2 旋轉框架
14.5.3 放樣框架
實訓99——利用【放樣框架】創建放樣曲面
14.5.4 掃掠框架
實訓100——利用【掃掠框架】命令造型杯子
14.5.5 管道框架
14.5.6 橋接面
實訓101——利用【橋接面】造型洗衣露瓶
14.5.7 填充
14.5.8 復制框架
14.6 操作框架
14.6.1 變換框架
14.6.2 投影框架
14.6.3 刪除框架
14.6.4 拆分面
14.6.5 細分面
14.6.6 合並面
14.6.7 縫合框架
14.6.8 設置重量
14.6.9 設置連續性
14.7 對稱建模
14.8 拓展訓練——螞蟻造型
14.8.1 頭部造型
14.8.2 頸部和軀干造型
14.8.3 身體造型
14.8.4 觸角、上肢和下肢造型
14.9 課后習題

15 逆向造型設計

15.1 逆向造型概述
15.1.1 逆向技術發展
15.1.2 基於UG的產品逆向設計
15.1.3 UG逆向過程
15.2 UG Imageware模塊簡介
15.2.1 Imageware工作環境
15.2.2 綜合參數設置
15.2.3 鍵鼠視圖控制
15.3 Imageware曲線構建
15.3.1 直線
15.3.2 2D、3D曲線
15.3.3 圓弧\圓曲線
15.3.4 從點雲構建曲線
15.3.5 特征線
15.3.6 點雲三角形網格化
15.4 Imageware曲線修改
15.4.1 控制點調整
15.4.2 點雲整體變形
15.4.3 參數控制
15.5 通過光柵圖片逆向造型
15.6 拓展訓練
15.6.1 Imageware帽子點雲逆向造型
15.6.2 UG NX塑件逆向點雲造型
15.6.3 UG NX高跟鞋光柵圖片造型
15.7 課后習題

16 模型渲染

16.1 高質量圖像
16.1.1 渲染方法
16.1.2 圖像首選項
16.1.3 信息
16.1.4 從LWK文件導入
16.2 藝術圖像
16.3 材料/紋理
16.3.1 應用材料和紋理
16.3.2 材料編輯
16.4 貼花
16.5 高級光源
16.5.1 燈光類型
16.5.2 陰影控制
16.6 視覺效果
16.6.1 前景
16.6.2 背景
16.6.3 場景
16.6.4 展示室環境
16.7 拓展訓練——燈泡的渲染
16.8 課后習題

17 零件參數化設計

17.1 表達式
17.1.1 表達式的基本組成
17.1.2 表達式的語言
17.1.3 表達式的分類
17.1.4 【表達式】對話框
實訓102——應用“表達式”參數化設計深溝球軸承
17.2 部件間的表達式
17.2.1 UG部件間表達式的定義
17.2.2 創建部件間表達式的方法
實訓103——創建部件間的表達式
17.3 用戶定義特征(UDF)
UDF創建向導
實訓104——UDF的應用
17.4 拓展訓練——六角螺母
17.4.1 六角螺母建模
17.4.2 創建UG部件族
17.5 課后習題

18 工程圖設計

18.1 進入工程圖環境
18.2 圖紙管理
18.2.1 工程圖的建立
18.2.2 編輯工程圖
18.3 視圖管理
18.3.1 基本視圖
18.3.2 投影視圖
實訓105——創建投影視圖
18.3.3 局部放大圖
實訓106——局部放大圖
18.3.4 剖視圖
實訓107——剖視圖
18.3.5 半剖視圖
實訓108——半剖視圖
18.3.6 旋轉剖視圖
實訓109——旋轉剖視圖
18.3.7 局部剖視圖
實訓110——局部剖視圖
18.3.8 斷開視圖
實訓111——斷開視圖
18.4 視圖編輯
18.4.1 移動/復制視圖
18.4.2 對齊視圖
18.4.3 編輯截面線
18.4.4 視圖相關編輯
18.4.5 視圖邊界
18.4.6 更新視圖
18.5 尺寸標注
18.5.1 尺寸樣式
18.5.2 尺寸標注
實訓112——尺寸標注
18.6 拓展訓練——零件工程圖
18.7 課后習題

19 裝配設計

19.1 裝配基礎
19.1.1 基本概念和術語
19.1.2 裝配導航器
19.1.3 引用集
19.2 組件操作
19.2.1 添加組件
19.2.2 新建組件
19.2.3 替換組件
19.2.4 創建組件陣列
實訓113——組件陣列
19.3 組件裝配
19.3.1 移動組件
19.3.2 組件裝配約束
19.3.3 顯示和隱藏約束
實訓114——超音波修毛邊機器的裝配
19.4 裝配爆炸圖
19.4.1 新建爆炸圖
19.4.2 編輯爆炸圖
19.4.3 自動爆炸視圖
19.5 對象干涉檢查
19.6 拓展訓練——指甲剪裝配
19.7 課后習題

20 運動仿真

20.1 UG NX 10.0運動仿真概述
20.1.1 運動仿真工作界面
20.1.2 運動預設置
20.1.3 創建運動仿真
20.2 運動模型管理
20.2.1 運動導航器
20.2.2 編輯模型幾何尺寸
20.3 連桿
20.3.1 定義連桿
20.3.2 定義連桿材料
20.4 運動副
20.4.1 定義運動副
20.4.2 摩擦
20.4.3 驅動類型
20.5 創建解算方案與求解
20.5.1 創建解算方案
20.5.2 求解運動方案
20.6 運動仿真和結果輸出
20.6.1 關節運動仿真
20.6.2 運動仿真動畫
20.6.3 輸出動畫文件
20.6.4 圖表運動仿真
20.7 拓展訓練
20.7.1 連桿機構運動仿真
20.7.2 凸輪機構運動仿真
20.8 課后習題

21 模具設計

21.1 UG模具設計的准備工作
21.1.1 項目初始化
21.1.2 模具設計驗證
21.1.3 模具CSYS
21.1.4 創建工件
21.1.5 型腔布局
21.1.6 多腔模設計
實訓115——多腔模的設計准備
21.2 MoldWizard注塑模工具
21.2.1 實體修補工具
21.2.2 曲面修補工具
實訓116——運用注塑模工具分模
21.3 模具分型
21.3.1 檢查區域
21.3.2 定義區域
21.3.3 設計分型面
21.3.4 定義型腔和型芯
實訓117——自動分模設計
21.4 拓展訓練——電氣塑件后蓋分模
21.4.1 項目初始化
21.4.2 塑模部件驗證
21.4.3 修補破孔、定義區域
21.4.4 創建分型面、型腔和型芯
21.5 課后習題

22 數控加工

22.1 平面銑和面銑
22.1.1 平面銑和面銑的異同點
22.1.2 平面銑和面銑參數
實訓118——模坯精框加工
22.2 型腔銑
22.2.1 型腔銑和平面銑的異同點
22.2.2 型腔銑參數
實訓119——母模型腔銑開粗加工
22.3 等高輪廓銑
等高輪廓銑參數
實訓120——等高輪廓銑
22.4 固定軸曲面輪廓銑
22.4.1 固定軸曲面輪廓銑的主界面參數
22.4.2 非切削運動參數
22.4.3 切削參數
22.4.4 切削模式
實訓121——曲線/點驅動加工流道
實訓122——區域驅動加工母模板
22.5 鑽孔加工
22.5.1 鑽孔加工知識
22.5.2 鑽削加工參數設置
實訓123——鑽孔加工
22.6 拓展訓練——風扇模仁加工
22.7 課后習題

應用篇

23 UG應用於產品設計

23.1 零件的設計
23.2 吸塵器手柄的設計
23.3 塑料方凳的設計
23.4 機器貓造型的設計

24 UG應用於模具設計

24.1 塑件后蓋拆模設計
24.2 電池充電器外殼拆模設計
24.3 風扇葉分模設計
24.3.1 設計分型面
24.3.2 創建型腔和型芯
24.4 排氣扇分模設計
24.4.1 設計分型面
24.4.2 創建型腔與型芯

25 UG應用於數控加工

25.1 常用修改命令
25.1.1 數控加工中常見的模具零件結構
25.1.2 模具加工的刀具選擇
25.1.3 模具前后模編程的注意事項
25.1.4 模具加工過程中的常見問題
25.2 葉輪葉片五軸加工
25.2.1 工藝分析
25.2.2 葉輪粗加工
25.2.3 葉輪半精加工
25.2.4 葉輪精加工

思維導圖

中文版UG NX 10.0技術大全

防止博客圖床圖片失效,防止圖片源站外鏈:

http://www.processon.com/chart_image/5e5a8ce2e4b0541c5e144ec5.png)

思維導圖在線編輯鏈接:

https://www.processon.com/view/5e5a8ce2e4b0541c5e144ec2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