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測試環境
包括軟件環境、硬盤環境和網絡環境。這三大環境不僅僅是指應用服務器環境,還包括數據庫服務器環境、緩存服務器、文件服務器以及其他中間應用服務器環境
硬件環境包括: CPU、內存、硬盤等基本因素
軟件環境包括:軟件版本號、軟件位數、配置文件等。比如JDK的版本以及位數、數據庫軟件版本、Tomcat的版本。配置文件包括JVM配置、線程池配置、數據庫配置文件等
網絡環境包括:網絡協議以及網絡帶寬等
集群環境包括:應用相關服務器(包括文件服務器等)的負載均衡環境、數據庫(包括緩存數據庫等)的熱備或者主從環境、集群環境等。
仿真性能測試環境原則
如果能用生產環境做性能測試,那么優先考慮直接使用生產環境做性能測試。如果無法用生產環境做性能測試,那么在申請線下仿真測試環境的時候,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1,硬件環境盡可能地保持與生產環境一致,包括集群環境
2,如果集群環境太龐大,可以適當進行衰減
3,如果數據庫集群環境太龐大,使用分庫分表,則只使用單庫方式即可.
4·如果實在無法保證硬件環境與線上保持一致,那么只能按照低配環境進行測試,如果低配環境測出的性能數據滿足上線要求,那么線上高配環境肯定也滿足既定的性能要求;如果無法滿足,則不建議做建模估算,因為如果CPU顆粒數、高速緩存物理內存大小、磁盤轉速不同,所謂的性能建模得出的性能結果也不會准確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