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782368
集線器工作於物理層,每個端口相當於一個中繼器,原理很簡單,只對物理電信號放大中繼,所有端口同屬一個沖突域,主要用來延伸網絡訪問距離,擴展終端數量。
交換機工作於數據鏈路層,它的每個端口相當於一個集線器,原理是根據數據幀頭的MAC地址轉發幀到合適的端口,每個端口是一個獨立的沖突域。
集結器相當於一個大辦公區,兩個人之間溝通必然會干擾其他人,影響效率,同時也沒有私密性。
而交換機相當於每個人都在獨立的辦公室,溝通只需要根據辦公室門牌號(MAC地址)找到本人,在辦公室私聊就可以了,影響的只是辦公室外面走廊(背板帶寬)。
作者:小聳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782368/answer/1932245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782368/answer/1932245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交換機(Switch)是一種基於MAC(網卡的硬件地址)識別,能完成封裝轉發數據包功能的網絡設備。交換機可以“學習”MAC地址,並把其存放在內部地址表中,通過在數據幀的始發者和目標接收者之間建立臨時的交換路徑,使數據幀直接由源地址到達目的地址。
·集線器(HUB)是計算機網絡中連接多個計算機或其他設備的連接設備,是對網絡進行集中管理的最小單元。英文Hub就是中心的意思,像樹的主干一樣,它是各分支的匯集點。HUB是一個共享設備,主要提供信號放大和中轉的功能,它把一個端口接收的所有信號向所有端口分發出去。
作者:CallMeTheMystery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782368/answer/4737186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782368/answer/4737186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在OSI/RM(OSI參考模型)中的工作層次不同
交換機和集線器在OSI/RM開放體系模型中對應的層次就不一樣,集線器是工作在第一層(物理層),而交換機至少是工作在第二層,更高級的交換機可以工作在第三層(網絡層)和第四層(傳輸層)。
(2)交換機的數據傳輸方式不同
集線器的數據傳輸方式是廣播(broadcast)方式,而交換機的數據傳輸是有目的的,數據只對目的節點發送,只是在自己的MAC地址表中找不到的情況下第一次使用廣播方式發送,然后因為交換機具有MAC地址學習功能,第二次以后就不再是廣播發送了,又是有目的的發送。這樣的好處是數據傳輸效率提高,不會出現廣播風暴,在安全性方面也不會出現其它節點偵聽的現象。用集線器組成的網絡稱為共享式網絡,而用交換機組成的網絡稱為交換式網絡。 共享式以太網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所有用戶共享帶寬,每個用戶的實際可用帶寬隨網絡用戶數的增加而遞減。這是因為當信息繁忙時,多個用戶可能同時“爭用”一個信道,而一個信道在某一時刻只允許一個用戶占用,所以大量的用戶經常處於監測等待狀態,致使信號傳輸時產生抖動、停滯或失真,嚴重影響了網絡的性能。
(3)帶寬占用方式不同
在帶寬占用方面,集線器所有端口是共享集線器的總帶寬,而交換機的每個端口都具有自己的帶寬,這樣就交換機實際上每個端口的帶寬比集線器端口可用帶寬要高許多,也就決定了交換機的傳輸速度比集線器要快許多。交換機在傳輸數據時是並行傳輸,多個端口對之間可以同時傳輸數據,或者一個端口內的各台計算機之間的交換數據不會影響到另外一個端口內的數據通信。
(4)傳輸模式不同
集線器只能采用半雙工方式進行傳輸的,因為集線器是共享傳輸介質的,這樣在上行通道上集線器一次只能傳輸一個任務,要么是接收數據,要么是發送數據。交換機可以是半雙工操作,也可以是全雙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