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M系列教程(一)安裝KVM


本實驗環境采用VMware WorkStation 15及RHEL 7.3鏡像部署安裝。

一、環境要求

利用上述資源安裝一台 內存為4G,存儲為50G,NAT網絡模式且開啟虛擬化的虛擬機

開啟虛擬化教程

1、在裝機時或關機狀態下,設置虛擬機配置,在處理器處打開 **虛擬機Intel VT-x/EPT 或 AMD-V/RVI(V) **選項

2、開機后。使用以下命令查看是否成功開啟虛擬化(檢索/proc/cpuinfo文件是否含有vmx或svm字符串)

egrep -o 'vmx|svm' /proc/cpuinfo

3、如命令有顯示結果(vmx或svm),即為開啟狀態,反之請按步驟一操作后再次查看(此次實驗采用intel物理主機,故顯示為vmx)
檢查虛擬化是否開啟

二、基礎配置

1、檢查並配置網絡

1)檢查網卡配置,命令如下,網卡ens33無IP

ifconfig

檢查網卡

2)修改配置文件並重啟查看網絡服務

#1、修改配置文件(不同版本文件可能為其他名稱)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2、將配置文件ONBOOT=no 改為 ONBOOT=yes
#3、將DHCP模式改為static或none模式並增加IP、子網掩碼、網關等配置(配置文件內容如下圖)
#4、重啟網絡配置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修改、重啟、查看網絡服務
網卡配置文件內容

此時,網卡ens33的IP 為192.168.81.134

2、關閉防火牆

#關閉防火牆服務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將防火牆服務從開機啟動列表移除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關閉防火牆

3、關閉selinux

方法1:

#1、查看selinux狀態(此時執行結果為enforcing)
getenforce
#2、臨時關閉selinux(此時狀態為permissive)
setenforce 0
#3、永久關閉selinux(重啟生效)
vim /etc/selinux/config
	#將SELINUX=ENFORCING改為 SELINUX=disabed
#4、重啟虛擬機
reboot


方法1

方法2:

#1、查看selinux狀態(此時執行結果為enforcing)
getenforce
#2、臨時關閉selinux(此時狀態為permissive)
setenforce 0
#3、利用sed工具將第一個SELINUX= 后的文字更換為disabled
sed -ri 's/^(SELINUX=).*/\1disabled/g' /etc/selinux/config
#4、重啟虛擬機
reboot

方法2

4、配置yum源

此處使用網易163鏡像源(鏡像源可參考ASFOR開源鏡像站

#使用curl工具下載repo文件
curl -o /etc/yum.repos.d/CentOS7-Base-163.repo http://mirrors.163.com/.help/CentOS7-Base-163.repo
sed -i 's/\$releasever/7/g' /etc/yum.repos.d/CentOS7-Base-163.repo
sed -i 's/^enabled=.*/enabled=1/g' /etc/yum.repos.d/CentOS7-Base-163.repo
#查看軟件包數量
yum repolist

配置yum源

三、安裝KVM

1、安裝所需工具

yum -y install epel-release vim wget net-tools unzip zip gcc gcc-c++

軟件安裝完成

2、安裝KVM

yum -y install qemu-kvm qemu-kvm-tools qemu-img virt-manager libvirt libvirt-python libvirt-client virt-install virt-viewer bridge-utils libguestfs-tools

KVM安裝完成

3、配置KVM服務器網絡

#1、進入網卡配置文件目錄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2、查看當前目錄文件
ls
#3、復制ens33配置文件,並粘貼至本目錄,更名為ifcfg-br0
cp ifcfg-ens33 ifcfg-br0 
#4、在ifcfg-ens33配置文件中增加如下內容(vim ifcfg-ens33)
	NM_CONTROLLED=no
	BRIDGE=br0
#此時,該文件內容如下圖(ens33配置文件內容)

#5、將ifcfg-br0中替換成如下內容(vim ifcfg-br0)
TYPE=Bridge
DEVICE=br0
NM_CONTROLLED=no
BOOTPROTO=static
NAME=br0
ONBOOT=yes
IPADDR=192.168.81.134  //此處IP為ens33的IP地址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81.2  //此處網關為nat當前網段的網關
DNS1=114.114.114.114
DNS2=8.8.8.8
#此時,該文件內容如下圖(br0配置文件內容)

#6、重啟網絡服務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7、查看當前網卡數量及相關配置
ip addr list


復制網卡配置文件
ens33配置文件內容
br0配置文件內容
重啟網絡服務並查看網卡

4、開啟並檢查KVM

1)、啟動服務並將之加入開機啟動列表

systemctl start libvirtd
systemctl enable libvirtd

啟動服務

2)、驗證安裝結果

lsmod|grep kvm

驗證安裝結果
3)、查看文件信息

ll /usr/lib/modules/3.10.0-514.el7.x86_64/kernel/arch/x86/kvm/

(如所查文件為xz壓縮文件,請使用xz命令解壓,此處為ko文件,故不解壓)
檢查kvm文件
4)、測試並驗證安裝結果

virsh -c qemu:///system list
virsh –version
virt-install --version

檢驗安裝版本
5)、創建連接並查看是否成功

ln -s /usr/libexec/qemu-kvm /usr/bin/qemu-kvm
ll /usr/bin/qemu-kvm

創建鏈接並檢查

6)、查看網橋信息

brctl show

查看網橋信息
7)、創建虛擬機
創建名為/root/test1.qcow2的鏡像文件(名稱及配置信息、鏡像文件等請配置為符合需求的參數)

virt-install --virt-type=kvm --name=test1 --vcpus=2 --memory=2048 --location=/root/rhel-server-7.4-x86_64-dvd.iso --disk path=/root/test1.qcow2,size=10,format=qcow2 --network bridge=virbr0 --graphics none --extra-args='console=ttyS0' 	--force

參數說明:
--name 指定虛擬機的名稱
--memory 指定分配給虛擬機的內存大小
maxmemory 指定可調節的最大內存大小,(KVM支持熱調整虛擬機的資源)
--vcpus 指定分配給虛擬機的CPU核心數量
maxvcpus 指定可調節的最大CPU核心數量
--os-type 指定虛擬機安裝的操作系統類型
--os-variant 指定系統的發行版本
--location 指定ISO鏡像文件所在的路徑,支持使用本地或網絡資源路徑
--disk path 指定虛擬硬盤所存放的路徑及名稱,size 則是指定該硬盤的可用大小,單位G
--bridge 指定使用某張橋接網卡
--graphics 指定是否開啟圖形
--console 定義終端的屬性
target_type 定義終端的類型
--extra-args 定義終端額外的參數

KVM自動化安裝腳本

內含檢查虛擬化開啟狀態、配置YUM、安裝KVM、關閉防火牆和SElinux、設置橋接網絡、安裝虛擬機(待測)、查看和連接虛擬機功能。
執行如下命令即可使用腳本:

 wget https://www.asfor.cn/download/sh/kvm_install.sh && bash kvm_install.sh

備用腳本:

wget https://www.asfor.cn/download/sh/kvm_ins.sh && bash kvm_ins.sh

本人原創發表地:https://www.asfor.cn/archives/611.html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