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 並不是一個對新手友好的發行版。於是打算用閑置的樹莓派先試個水。吃灰太浪費了。
安裝
分兩個區,比較好的方式是第一個分區分為 100M 的 fat32,第二個利用余下的空間分為 ext4。
# as root
fdisk /dev/sdX
mkfs.vfat /dev/sdX1
mkfs.ext4 /dev/sdX2
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命令實際上把 sdX1 格式化為 fat16,但是並沒有什么影響。也可以 mkfs.vfat -F 32 /dev/sdX1
強制分為 fat32。
把它們掛載到喜歡的地方,然后下載安裝包並解壓,這里用到了 bsdtar
wget http://mirrors.ustc.edu.cn/archlinuxarm/os/ArchLinuxARM-rpi-3-latest.tar.gz
# 或 wget http://os.archlinuxarm.org/os/ArchLinuxARM-rpi-3-latest.tar.gz
su
bsdtar -xpf ArchLinuxARM-rpi-3-latest.tar.gz -C <root>
sync
mv <root>/boot/* <boot>
sync
sync
<root>
是 sdX2 掛載的地方,<boot>
是 sdX1 掛載的地方。 為了安全多 sync
幾次。
將 micro SD 卡插到派上應該就可以了,啟動到終端登陸頁面時,綠色指示燈會以兩下為周期規律閃爍,如果顯示屏不顯示可能是顯示的問題。
軟件源
vi /etc/pacman.d/mirrorlist
注釋掉默認的,添加中科大源
Server = https://mirrors.ustc.edu.cn/archlinuxarm/$arch/$repo
創建自己的賬戶
useradd -m -G wheel <username>
sudo
pacman -S sudo
visudo
或用自己喜歡的編輯器打開 /etc/sudoers
,將 %wheel ALL=(ALL) ALL
一行取消注釋。
安裝軟件的簽名問題
報錯是這樣的:
failed to commit transaction invalid or corrupted package (PGP signature)
運行
pacman-key --init
pacman-key --populate
即可
其他
后面就可以按照 Arch Wiki 安裝了,只有一點點不同。一些零碎的整理在下面。
兩個傳送門: Installation guide (簡體中文) Raspberry Pi (簡體中文)
- 一些驅動
sudo pacman -S firmware-raspberrypi
沒多探究這是啥,看到有就裝上了。
- 音頻
sudo pacman -S alsa-utils alsa-firmware alsa-lib alsa-plugins
設置自動選擇音頻輸出
amixer cset numid=3 0
sudo pacman -S xf86-video-fbdev xorg
性能不錯。
sudo pacman -S lxde
sudo systemctl enable lxdm
在 ~/.xinitrc
中添加
exec startlxde
- 顯示設置
樹莓派沒有正確地自動設置我的 1080p 屏,其他分辨率可以參考 這里
#1080p 60Hz
hdmi_group=2
hdmi_mode=82
#1440x900 60Hz
hdmi_group=2
hdmi_mode=47
sudo pacman -S networkmanager network-manager-applet
sudo systemctl enable NetworkManager
sudo systemctl start NetworkManager
sudo pacman -S wireless_tools wpa_supplicant
似乎沒能正確和我的耳機配對,我也不太用
sudo pacman -S bluez bluez-utils blueman
sudo systemctl enable bluetooth
sudo systemctl start bluetooth
- 域名解析不了
可以 ping 8.8.8.8 等但是不能 ping baidu.com
發現是 /etc/nsswitch.conf
禁用了 dns,文件內容如下
# Name Service Switch configuration file.
# See nsswitch.conf(5) for details.
passwd: files mymachines systemd
group: files mymachines systemd
shadow: files
publickey: files
hosts: files mymachines myhostname resolve [!UNAVAIL=return] dns
networks: files
protocols: files
services: files
ethers: files
rpc: files
netgroup: files
刪除 [!UNAVAIL=return]
即可。
sudo pacman -S fcitx fcitx-sunpinyin fcitx-qt5
在 ~/.pam_environment
中加入
GTK_IM_MODULE=fcitx
QT_IM_MODULE=fcitx
XMODIFIERS=@im=fcitx
如果 Qt 程序下不能切換輸入法,可以用 fcitx-diagnose
檢查是否有錯誤配置。
- 自動掛載和回收站
PCManFM 是 LXDE 的默認文件管理器,默認不能自動掛載也沒有回收站。回收站由 gvfs
實現。
sudo pacman -S udisks2 gvfs
sudo vim /usr/share/polkit-1/actions/org.freedesktop.UDisks2.policy
修改 allow_any
一行為 <allow_any>yes</allow_any>
- 安裝 yay
sudo pacman -S git base-devel go
git clone https://aur.archlinux.org/yay.git
cd yay
makepkg -si
AUR 源修改 AUR 鏡像使用幫助
yay --aururl "https://aur.tuna.tsinghua.edu.cn" --save
今天中科大源宕機了,願他們早日恢復~
樹莓派3只有 1G 的內存,不足以支持編譯開發工作。我們可以建立 swap 文件來解決,通常是內存的 1-2 倍大小。
# as root
fallocate -l 2G /swapfile
# /swapfile 名稱可以按需自定義,比如我是 /var/swap
chmod 600 /swapfile
mkswap /swapfile
swapon /swapfile
然后修改 /etc/fstab
加入
/swapfile none swap defaults 0 0
swapon -s
可以看到已經生效了, free -m
可以查看使用情況。
- 刪掉系統自帶的普通賬戶
sudo userdel -r alarm
- 視頻
綜合看 Vlc 比較好。我們沒有現成的 Raspbian 上的 omxplayer 用,視頻體驗大打折扣。
sudo pacman -S vlc
By SDUST weilinfox
版權聲明:本頁面文字除了外部鏈接外允許在 CC-BY-SA 4.0 的協議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