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E與TSN的關系
似乎TSN是一整套關於時間確定以太網的標准,TTE是一個具體的產品,符合TSN的部分標准。
TSN是一個抽象的標准的東西,TTE是一個實際的實例化的東西。
這兩個東西誰先誰后,那應該是TTE,因為,至少TTE在2009年就用到了獵戶座上。TSN在2012年由AVB轉換來。
這兩個有點像互聯網協議體系標准的ISO和TCPIP。TSN是一個大而全的東西,而TTE是一個務實的東西。這兩個最后誰能成功,還說不准。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529590
上海創時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是2018年3月13日,上汽集團與奧地利TTTech Computertechnik AG(以下簡稱TTTech)以50.1:49.9的股比成立的合資公司。
TTTech成立於2009年,總部位於奧地利,是科技領域的獨角獸。
除了時間觸發以太網(TTE,強實時)以外,時間敏感網絡(TSN)也是目前車載控制系統的一個選擇。汽車上的控制系統到底采用TTE還是TSN,結果不得而知,但無論是哪一種,有一點是毋容置疑的,那就是把時間確定性聯合以太網引入了汽車的控制系統。長期以來,汽車上的通信總線都是CAN總線,但隨着自動駕駛或者智能駕駛需求的提出,CAN總線無論是通信帶寬還是延遲等性能已逐漸的暴露出其不足的地方。后來,人們在2000年發明了Flexray總線來解決問題,今天TSN標准里最核心的時間觸發機制和無縫冗余理念都來自Flexray,但Flexray傳輸速率最高僅20Mbps,遠遠不能滿足完全無人駕駛的要求。2006年,IEEE802.1工作組成立AVB音頻視頻橋接任務組,並在隨后的幾年里成功解決了音頻視頻網絡中數據實時同步傳輸的問題。這一點立刻受到來自汽車和工業等領域人士的關注。2012年,AVB任務組在其章程中擴大了時間確定性以太網的應用需求和適用范圍,並同時將任務組名稱改為現在的TSN任務組。
汽車領域從CAN到TTE或TSN。
TSN其實指的是在IEEE802.1標准框架下,基於特定應用需求制定的一組“子標准”,旨在為以太網協議建立“通用”的時間敏感機制,以確保網絡數據傳輸的時間確定性。同時利用數據整形,確保延遲達到微秒級(一般每橋不超過250微秒),利用FrameReplication and Elimination幀復制和消除,確保無論發生鏈路故障、電纜斷裂以及其他錯誤,均能強制實現可靠的通訊。此選項確保關鍵流量的復本在網絡中能以不相交集的路徑進行傳送,只保留首先到達目的地的任何封包,從而實現無縫冗余,達到超高的可靠性,這對無人駕駛尤其重要。
為了便於區分,大家可以把TTE簡單的理解為密閉空間內使用的TSN即可,也就是說,在某種場景下,TTE和TSN是一回事。
提出時間觸發概念的大咖:Herman Kopetz!其代表性著作《Real-Time Systems》。Hermann Kopetz是維也納科技大學的教授,奧地利科學院的院士。 1994年,他因為對容錯實時系統的貢獻而被任命為IEEE院士。他也是TTTech公司的創始人之一。
AFDX與TTE的區別?AFDX是交換型不是總線型。
TTE中的TT業務就是嚴格按照調度表(列車時刻表)來進行數據的收發,不在收發時間窗口內的TT幀會被認為是異常幀丟掉,多個異常幀出現后就會認為時間同步出現了問題,需要重新同步
鏈接:https://pan.baidu.com/s/1l_H84gFlFsYpMB64q1xGFA
提取碼:mw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