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添加線程組 : 右鍵測試計划 - 線程(用戶) - 線程組
2、添加簡單控制器:右鍵線程組→添加→邏輯控制器→簡單控制器
作用: 用來組合取樣器和其他邏輯控制器
簡介:簡單控制器是最基本的控制器,對jmeter測試運行沒有任何影響,可用來命名某些操作
3、添加HTTP cookies 管理器:右鍵簡單控制器→添加→配置元件→HTTP cookies 管理器
功能:1)、存儲並發送cookie
2)、存儲cookie到cookie管理器,這個cookie將被所有 JMeter 線程所共享
4、添加CSV數據文件設置:右鍵簡單控制器→添加→配置元件→CSV數據文件設置
5、添加監聽器:右鍵線程組→添加→監聽器→察看結果樹、聚合報告、圖形結果
1)、察看結果樹:放的位置不同,查看的結果也不同。在線程組下添加察看結果樹,查看線程組下所有請求的結果;放在具體某個請求下,只查看此請求的結果;若放在某個控制器節點下,則查看此控制器下節點執行的結果。
2)、聚合報告: 記錄這次卻被行測試總請求數、錯誤率、用戶響應時間(中間值、90%、最少、最大)、吞吐量等,用以幫助分析被測試系統的性能。
3)、圖形結果:主要看一段時間內的曲線走向趨勢
6、添加HTTP代理服務器:右鍵測試計划→添加→非測試元件→HTTP 代理服務器
作用:完成jmeter腳本錄制
7、配置HTTP代理服務器
· 端口:8888
· 目標控制器:測試計划→HTTP代理服務器
· 分組:每個組放入一個新的控制器
配置手機代理
1.在設置→WLAN頁面 開啟手動代理
2.在PC端CMD→ipconfig查看ip 填寫代理服務器主機名
3.填寫代理服務器端口 與HTTP代理服務器端口一致
錄制腳本
1.在HTTP代理服務器頁面點擊啟動,進入錄制狀態
2.在手機端操作要壓測的APP
3.錄制完成后點擊停止
4.查看錄制腳本(可以刪除不需要壓測的部分)
使用jmeter進行性能測試
1.造數據:先看參數要求中需要輸入哪些參數,必傳參數必須有數據,非必傳可造可不造,(csv每行表示每一組參數值,每列表示同一種變量)造好數據后,另存為csv格式文件
2.填寫CSV數據文件設置
·文件名:測試數據的路徑
·文件編碼:UTF-8
·其他:默認即可
phone 和 password 代表這一行有2個數據,把讀取到的2個數據分別賦值給phone 和 password(循環一次,使用第一行的數據,循環兩次使用第二行的數據,超過數據行再次從第一行往下)
3.參數設置
填寫造了數據的參數,沒造數據的就不用填了,使用 ${參數名稱} 格式,如果參數是固定值就輸入固定值,如果輸入數字就需要在數字前加上英文逗號“,”,例如是年月日格式,參數輸入固定值時就必須輸入“,2014-07-12”。
4.設置線程屬性(根據實際需求填寫)
線程組主要包含三個參數:線程數、准備時長(Ramp-Up Period(in seconds))、循環次數。
1)線程數:虛擬用戶數。一個虛擬用戶占用一個進程或線程。需要設置多少個虛擬用戶數就在這里填寫多少個線程數。
2)准備時長: 設置的虛擬用戶數需要多長時間全部啟動。如果線程數為20 ,准備時長為5 ,那么需要5秒鍾啟動20個線程。也就是每秒鍾啟動4個線程。
3)循環次數:每個線程發送請求的次數。如果線程數為20 ,循環次數為100 ,那么每個線程發送100次請求。總請求數為20*100=2000 。如果勾選了“永遠”,那么所有線程會一直發送請求,直到選擇停止運行腳本。
除了固定循環次數與永遠外,也可以靈活的選擇設定測試運行時間。勾選“調度器”,進行調度器配置。
5.運行腳本
6.測試結束后,查看聚合報告結果,一般來說samples越大越好,一般也最好測試900s,或者10000條。然后根據性能測試統計表填寫數據(平均響應時間、最大響應時間、最小響應時間、錯誤率)
7.結果分析: 根據需求判斷壓測結果是否滿足實際需要,如果偏差太大,就需要進行性能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