嗶哩嗶哩(bilibili)現為國內領先的年輕人文化社區,該網站於2009年6月26日創建,被粉絲們親切地稱為“B站”。
B站的特色是懸浮於視頻上方的實時評論功能,愛好者稱其為“彈幕”,這種獨特的視頻體驗讓基於互聯網的彈幕能夠超越時空限制,
構建出一種奇妙的共時性的關系,形成一種虛擬的部落式觀影氛圍,讓B站成為極具互動分享和二次創造的文化社區。
B站目前也是眾多網絡熱門詞匯的發源地之一。
當年忘川自己還出現過滑鐵盧事件,2015年,當時年輕精力旺盛,晚上睡不着就打開瀏覽器搜索“av”,結果突然蹦出來一個B站av號!
B站?av號?網站?當時一看見就樂了,兩眼發光就打開了嗶哩嗶哩,結果發現不是我想象中的東西。再次之后,忘川就走上了二次元之路,
當時最大的惡趣味就是在班群或者其他公眾場合分享av號![貌似扯多了,咳咳TAT]
av號改為bv
由於B站格式為acgvideo com,所以當時簡稱為av號。但是在前不久,B站發布了一個官方通告,
將av號改為bv號。這引發了一個浪潮。將av號改為bv,有何深意呢?兩者之間有什么區別?
有人說是為了避嫌,畢竟av這兩個字母能引起不少歧義。這也能理解,但是在將近11年后的2020年修改,貌似將避嫌這個理由的可信度降到了最低。
B站官方的通告是怎么說的呢?為了保證稿件的信息安全,維護up權益,自2020年3月23日起,av號將全面升級為BV號。未來將統一使用BV號作為稿件標志。
其實還是挺好理解的,因為av號只是由數字組成,隨着投稿數量越來越多,av號的長度也隨之增長,就顯得不是很方便,因此采用另一種排碼方法,數字加字母。
當時有人統計,如果av號繼續下去,有可能突破一億大關,還有很多觀眾看中了某些av靚號,爭先恐后的爭搶。現在想來,B站也是有先見之明!
至於那些av號的稿件,官方也做出了回應:
2020年3月23日前生成av號的相關功能保持不變。例如,已分享的稿件鏈接,av號搜索,以及動態、評論、私信中的高亮跳轉。這種互相地兼容性保證了B站之前很多優質視頻能繼續保持下來,官方考慮的也很周到。
個人觀點
在bv時代,也引起了一匹“考古熱潮”。很多人都紛紛回到老稿件留言:bv時代前來考古!都造成了刷屏的效果。由此看來,大多數觀眾對於官方的改動也不是很在意,甚至還能用它取樂。
當然,也有使用者留言吐槽:
新的bv號跟淘寶鏈接似的!
我剛分享了一個bv號在群里,結果別人以為是拼多多鏈接,把我給踢了!
各位對於進入bv時代有什么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感謝觀看,bilibili干杯~
可以看出,B站整體的氣氛都是充滿歡聲笑語,正如官方所言:相信bv號將繼續見證未來B站無限的可能。陪伴大家的每一次靈感迸發,為每一個創意而干杯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