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並不存在所謂的不可替代性


所謂的不可替代性,其實是個偽命題

剛畢業的時候,總會聽到前輩或者同事說,在工作中,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當時的我也是這么認為的,並暗暗點頭。

可后來工作過一段時間后我發現,事情並不是他們說的這樣。也許短期內確實會存在不可替代性,但是長期的話,企業會極力避免員工出現不可替代性。而員工如果這樣,還有可能會增加"危險程度"。

地球離了誰都一樣轉

就個人來說,我們追求個人的不可替代性,希望自己有不同於其他人的特色之處,這沒有什么不對的地方。

但是就企業來說,如果一個員工的不可替代性過於大,針對企業來說,反而並不是一件好事。企業要保持長遠的發展,就不會把所有的安危系在某一個具體的職工身上,這樣的風險太大。

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

我們小時候都聽說過一句話 地球離了誰都一樣轉, 套用到這里也是一樣的。輪崗的其中一個考慮就是,如果有員工離職走人,公司的業務還可以照常運轉,公司還可以招來其他員工繼續工作。

公司成長到一定程度,就在制度、文化上花費大量的精力,不允許某個人被替代的成本過高,對企業來說,這不是一種健康的方式。大公司傾向於通過流程化讓員工變成一個個螺絲釘,在這個“流水線“上,一個人走了,另外一個人可以隨時上,或者再招聘合適的人。公司會盡量避免員工離職對公司造成的不良影響。正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沒有誰是不可以被替代的,有的只是成本不同。

有些以核心人物起家的工作室或者公司,也會在業務成熟之后,盡量擺脫只依附於某一個具體人的情況。
一旦核心人物哪天出了什么問題,整個品牌就毀了,而品牌的建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偽裝成不可替代性的陷阱

公司不可避免會有些老舊系統需要維護,技術的變化日新月異。

以前端為例,當你還在維護着jQuery之類的舊代碼、老系統的時候,看起來,公司就你一個人還會,有了問題總要去麻煩你下。但是,與此同時,你也被套牢了。

沒有合適的場景,你沒有機會學習新技術,即使學了也無用武之地。你在這家公司的獨特性,在下個公司可能一文不值,甚至是減分項。你需要重新證明自己,而別人卻無需這樣。

也許這件事對公司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長遠來看,這件事對你重要嗎?如果你的經歷過於獨特,且不具備可復制性,對未來的企業沒有幫助,那就很危險了。

或許更應該考慮通用性

我們應該具備的是經驗和技術的通用性,即使換了家公司,大部分東西還可以用得上,這樣會多一些求職機會,在此技基礎上,再去追求別的能力。

太小眾和冷門的,只有真正找工作的時候可能才會體會到。

在我們具備自己獨特的能力之前,也許,先應該學會具備通用能力。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