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 子網划分:從主機號借幾位作為子網號,划分后的 ip 地址變成三級結構:IP 地址 = { 網絡號,子網號,主機號 }。
2. 子網掩碼:由於子網划分是單位內部的事情,路由器需要知道子網號才能找到主機,因此通過子網掩碼(32位二進制串,由一串的 1 和連續的 0 組成)
告訴路由器目的 IP 地址的子網號( IP 地址與子網掩碼相與得到子網的網絡地址)
3. 路由表項有三部分組成:目的網絡地址、目的網絡的子網掩碼、下一條地址
路由器進行分組路由的過程:
1. 路由器從分組的首部中提取目的 ip 地址,記為 D。
2. 路由器首先判斷是否為直接交付(對路由器直接相連的網絡逐個檢查:將各個網路的子網掩碼與 D 相與,判斷與其網絡地址是否相等)
3. 若路由表中有目的地址為 D 的特定主機路由,則將分組轉發該行指明的下一條路由器。
4. 對路由表中的每一行進行子網掩碼與 D 相與,若結果本行的網絡地址相同,則轉發。
5. 轉發給默認路由。
6. 報告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