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CPU命名規則


1. 基本組成結構

品牌 - 品牌標識符 - 代 - SKU值 - 產品線后綴
Intel Core i9-9900KF,產品名稱內包含的信息可解析為:
Intel Core(品牌)- i9(品牌標識符) - 9(第9代CPU) - 900(SKU值) - KF(產品線后綴,K指可超頻,F指無核顯)

2. 品牌

Intel處理器產品旗下有多個並行的子品牌,包括凌動(ATOM),賽揚(CELERON),奔騰(PENTIUM),酷睿(CORE),至強(XEON)等等。

品牌 主要應用場景 定位
酷睿 桌面PC 高中低端
奔騰 桌面PC 中低端
賽揚 桌面PC、移動端 中低端
至強 工作站、服務器 高中低端
凌動 移動端、物聯網 不明
安騰 工作站、服務器 不明

3. 品牌標識符

區分品牌內部產品,就酷睿來說,在CPU架構(具體體現在代上)相同情況下,i3、i5、i7、i9系列一般是定位遞增,產品的配置和性能也遞增。但如果代相差較大,即便是i3系列的產品配置性能,也不一定比i5、i7的差,如 i3-9350K 與 i5-7600K 。

4. 代(Generation)

表示第幾代CPU,一般由CPU核心架構決定,如核心架構為Coffee Lake的八代酷睿系列,但也有很多例外,如i9系列的幾款產品,i9-9900 為 Coffee Lake-Refresh 架構,而 i9-9960X 等目前 i9 系列中的高性能處理器核心架構為 Skylake-X,兩者雖然同品牌同代,使用架構卻不一樣。

5. SKU

SKU(Stock Keeping Unit)用以區分同品牌內部產品,一般來說品牌標識符,代相同情況下,SKU越大性能越強,但具體還是得看產品參數信息才能下結論。

6. 產品線后綴

產品線后綴體現了產品的一些特性,下面的表格介紹了當前比較常見的Intel CPU產品線后綴,其他的一些少見或者已經成為歷史的后綴就不介紹了。

后綴 說明 備注
K 可超頻(不鎖頻) 酷睿中高端CPU的常見后綴,拿到手的盒子上會顯示【UNLOCKED】,高玩的入門級CPU
F 無核顯 砍掉核顯,價格更加便宜,對比目前國行 i9-9900K 與 i9-9900KF,價格為¥3899對¥3599(京東自營價格),省了¥300,而且核心參數沒有任何變化,還是挺不錯的,已經有了獨顯或者覺得核顯雞肋的用戶一般都會選擇后者。產品盒子上會提示【需配置獨立顯卡】(說實話決定買的朋友沒應該這么憨憨連參數都不查就入手)...... 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不帶核顯的桌面級CPU可能會成為主流
X Extreme,超高性能 值得一提的是,X系列的CPU目前都是沒有核顯的,個人認為是因為X系列主要面向高玩用戶,更看重CPU本身的性能,並且這些用戶都配置了比核顯性能更高的獨顯,以滿足圖形圖像處理方面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核顯顯得可有可無,不如直接砍掉,將提升空間留給主要的CPU性能指標,價格也能更加實惠
S 特別版 新出的產品后綴,用在i9-9900KS上,對比了一下普通超頻版i9-9900K,i9-9900KS的主頻以及核心功率都更高(當然價格也更高),覺得S應該是指性能加強
G 封裝獨立顯卡 這一系列的CPU是和AMD合作,在 Kaby Lake 架構基礎上設計了 Kaby Lake-G 架構,其封裝了AMD的GPU(RX Vega M GH GPU 以及 RX Vega M GL GPU),這一系列的CPU基本都應用在筆記本以及迷你主機產品上,而后至今沒有更新的G系列后綴產品誕生
U 低電壓 移動產品處理器
Y 超低電壓極低功耗
T 低電壓低功耗 桌面處理器
H 高性能核顯 移動產品處理器
HK 高性能核顯,可超頻 移動產品處理器
HQ 高性能核顯,四核(Quarter) 移動產品處理器

7. 比較

綜合以上的命名結構介紹,想要在一款Intel CPU名稱上大致的進行比較的話,可以按照以下步驟:

    1. 看CPU代是否相同
    1. 代相同的情況下比較CPU品牌標識符,比如直接斷言同代 i9 基本是比 i3 要好是沒什么大問題的
    1. 品牌標識相同比較SKU值
    1. SKU值相同比較產品線后綴

當然,上面的步驟只是相當粗略比較,要詳細的知道兩款或多款CPU孰強孰弱,還得查其詳細參數以及查看對應的軟件平台支持,懶得查參數自己對比的可以直接找CPU天梯圖和不同Benchmark平台的對比評分。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