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
最近被deepin搞得煩躁,本來就想裝着玩玩,沒想要折騰引導。廢話不多,直接搞!
一.軟件准備
-
Deepin Linux 及 深度啟動盤制作工具
-
DiskGeniusV5.XXX 硬盤分區工具 注意版本,低版本不支持ext4分區文件格式讀取
-
easyBCD 啟動項編輯工具
-
GRUB4DOS0.4.6a 速度慢可以下載這個
二.硬盤分區
本人電腦裝了一個SSD和一個HDD,均為MBR。戴爾舊本沒有UEFI選項,因此使用傳統BIOS模式+MBR磁盤添加引導項。
Win10裝在SSD,Deepin准備裝在HDD上。HDD開辟了兩個分區,一個Linux Swap , 一個 EXT4格式。關於Linux文件系統此處不累述。
使用分區工具開辟兩個分區並格式化:
-
第一個作為Linux Swap交換分區,我吝嗇,設了1G,Deepin官方說內存4G以下,設2G,4G以上可不設此分區。
-
第二個是Deepin系統分區,也就是掛載分區,EXT4文件系統格式,建議16G以上。
當然,此時不必糾結文件系統格式,直接格式化為NTFS即可,后面安裝Deepin再配置。
三.安裝Deepin
- 插入U盤先格式化,打開深度啟動盤制作工具,將系統寫到U盤。過程失敗可多試幾次。
- 重啟U盤啟動進入Deepin安裝,【選擇安裝位置】:
- 如果只設了一個分區,點選該分區,直接開始安裝即可;
- 如果設兩個分區,則點高級,找到對應分區,點編輯圖標,選擇分區格式,第一個選Linux Swap,第二個分區選EXT4,其他不用管,開始安裝。
- 安裝完成后,拔出U盤重啟,如果啟動項有deepin可選,恭喜,后面可以不用看來,如無,進入下一步。
四.使用NeoGrub引導Deepin
-
打開DiskGenius,選擇安裝Deepin的分區,【瀏覽文件】,查看boot目錄,注意initrd.img,vmlinuz文件的全稱,復制文件名。
-
打開easyBCD,【添加新條目】【NeoGrub】【配置】,啥都不用寫,關閉。
*如果在此處直接填寫配置,重啟后進入NeoGrub項啟動deepin,會提示“Error 14:Filesystem compatibility error,can not read whole file”錯誤,原因是grub4dos 0.4.5不支持ext4文件系統,解決為下一步。
-
下載的GRUB4DOS0.4.6a解壓:
- 將grldr 文件復制到 C盤根目錄,將NeoGrub重名為NeoGrub1,將grldr重名為NeoGrub。
-
sample目錄里面的menu.lst文件復制到C盤根目錄,打開並編輯,將下面的內容復制到commandline行下面:
title Deepin root (hd1,1) kernel /boot/vmlinuz-4.15.0-30deepin-generic root=/dev/sdb2 ro splash quiet initrd /boot/initrd.img-4.15.0-30deepin-generic
解釋:- root為系統所在分區,格式為(hd第幾個硬盤,第幾個分區)計數從0開始,(hd1,1)意思是第2個硬盤的第2個分區。(如果不清楚,可以先保存,重啟進入NeoGrub項,選擇commandline進入命令行,輸入 “root (hd” 按tab查看提示,顯示的分區格式為ext2fs,即為系統分區所在位置。)
- kernel為第一步復制的vmlinuz文件路徑+文件全稱,root為系統分區的硬盤設備路徑,sdb2指的是第2個硬盤的第2個分區。硬盤計數從a開始,分區計數從1開始。
- initrd為第一步復制的initrd.img的文件路徑+文件全稱。
-
重啟進入NeoGrub項,選擇Deepin,出現登錄界面,即為成功;如果進入了initramfs命令行,則是root配置錯誤,重新檢查修改即可。
參考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