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觀點
CentOS
CentOS 已經宣布不再維護,有人建議換成 OpenSUSE
生產環境首選,穩定性好,占用的存儲空間小,啟動關閉快。
大部分軟件的文檔都會提供 CentOS 的安裝說明。
缺點是包源太老太少,導致很多工具都需要編譯安裝。萬年自帶 python2...(安裝 python3 推薦使用 miniconda3)
專門用來跑 Docker 的話挺好的,很穩定。但是日常使用起來不是很順手,這也和我最初是從 Ubuntu 上手的 Linux 有關。
主要是國內各雲廠商,默認都搞的 CentOS,現在又啥都要上雲。沿用 CentOS 是坑最少的方案。
Ubuntu
個人開發環境首選,包源更新快,穩定性也不錯,系統占用的存儲會比 CentOS 大一些,CPU/Mem 也會占用多一些,但是日常使用更舒心。
包源豐富,更新及時(相比 CentOS/Debian,不和 Arch 比),比如 Python3 一般只比官方最新版低一個大版本。
大部分軟件的文檔都會提供 Ubuntu(或 Ubuntu/Debian) 的安裝說明。
測試環境的話還是盡量和生產環境一致。
Ubuntu Server 版自帶 vim/git/wget/curl/python3 等,開箱體驗比 CentOS 更好。但就我目前的使用體驗來看,坑好像比 CentOS 更多一點:
- 導出的 OVA 虛擬機鏡像比 CentOS 的大不少。只裝一個 docker/docker-compose 的情況下,CentOS 的 ova 只有 900M,而 Ubuntu 有 1.8G。。。
- 關機時可能會等待兩三分鍾。。參見 「Bug」VMware 虛擬機的關機測試中,Ubuntu 明顯比 CentOS 慢
更新快,軟件豐富,開箱即用,確實是有代價的。
Debian/Alpine
制作 Docker 鏡像首選,目前大部分熱門項目的 Docker 鏡像的默認 OS 都是 Debian/Alpine.
Debian 用做虛擬機/物理機 OS 的文檔相比 Ubuntu/CentOS 要少,可能也因此用的人少些。
Debian 官方源中的 Python3 一般比 Ubuntu 低一個大版本號。
redhat 好像在發力新一代容器構建工具 buildah,未來會如何?目前還不好猜。
OpenSUSE
OpenSUSE 基於企業版 SUSE,它和 CentOS 一樣,也是用的 rpm 作為軟件包格式,但是它提供了獨特的 zypper 作為包管理器,用着感覺比 yum 舒心,而且包源新很多。
國內有華為騰訊以及很多銀行,都有在使用商業版的 SUSE 作為 Linux 服務器,所以拿 OpenSUSE 做服務器也是有一定落地基礎的。
個人目前很喜歡 OpenSUSE.
RedHat/Canonical兩家公司
redhat(CentOS) 和 Canonical(Ubuntu) 兩家公司目前都在 Cloud 上火熱發展,兩家公司都在積極發展 Kubernetes 雲原生和邊緣計算。
而在 OS 上,這兩家的 Server OS 應用都非常廣泛,不過 RedHat 一開始就是面向企業,因此更有優勢。從開源工具上看 RedHat 也要比 Canonical 更勝一籌。
k8s 生態圈的很多熱門組件都是從 RedHat 生態中發展出來的,包括 flannel、prometheus-operato,以及有望替換 Docker 的 podman+buildah,另有 Kubernetes 發行版 Openshift
Manjaro/Arch/Deepin
適合作為個人桌面使用,arch 系的 yay 超舒心,deepin 國產驕傲。
其他
適合折騰用?其他的沒怎么接觸過,感覺都很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