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手工備份與恢復
備份的意義:保證數據安全,避免因為各種故障而丟失數據
兩個時間:平均故障間隔時間(MTBF)平均恢復時間(MTTR)
一、備份恢復概述
數據庫故障類型
1.用戶進程故障 user process failure :pmon自動處理
2.實例故障 instance failure : smon自動處理
3.用戶邏輯錯誤 user errors 需要dba通過備份恢復或閃回技術解決
4.介質故障 media failure 只能通過備份和日志恢復
備份和恢復計划
1.可根據生產環境的恢復周期,從而制定詳細的備份計划,嚴格執行
2.關於備份,需要按照一定的時間內利用測試環境,進行故障恢復的聯系
關於備份的分類
什么是備份?
備份其實就是將數據庫復制到轉儲設備的過程。
轉儲設備是指用於防止數據庫副本的磁盤。
備份的分類
從物理與邏輯的角度分為邏輯備份和物理備份
從數據庫的備份角度分為完全備份、增量備份、差異備份
1.邏輯備份與恢復 面向object
1)傳統的導入導出:exp/imp
2)數據泵導入導出:expdp/impdp
什么是邏輯備份?(對數據庫邏輯組件的備份,例如表和存儲過程等數據對象)
邏輯備份其實就是熱備數據庫對象在某一時刻的狀態,不能運用在介質故障上。邏輯備份的恢復就是還原備份,並沒有recover的概念。是靜態的,沒有日志。
recover指的是需要日志恢復數據庫,還原不需要。
2.物理備份與恢復--面向datafile
1)手工備份與恢復,又稱用戶管理的備份與恢復(UMAN),通過OS的命令完成備份1與還原(例如:cp),然后再運用日志進行恢復。
2)自動的備份與恢復,利用oracle的備份恢復工具(RMAN)或者其他的備份恢復軟件,使還原與恢復的過程自動化程度較高,可以備份恢復ASM FILE
自動存儲管理 (ASM) 是 Oracle Database 的一個特性,在所有服務器和存儲平台上為 Oracle 客戶提供一致、簡化的存儲管理。使用 ASM,可以將存儲作為少量被稱作 ASM 磁盤組的存儲池進行管理。數據庫相關文件分配給 ASM 磁盤組,ASM 管理布局和數據組織,確保實現卓越性能並防止出現存儲硬件故障。使用 ASM 磁盤組可以輕松、便捷地整合存儲,並簡化以前需要 DBA 和系統管理員執行的管理任務。ASM 為 ASM Cluster File System (ACFS) 提供底層存儲管理,后者可以集中存儲數據庫外的數據。
什么是物理備份?對數據庫操作系統的物理文件進行備份(數據文件,控制文件,日志文件)
物理備份的分類:脫機備份(冷備份)和聯機備份(熱備份),前者是在關閉數據庫的時候進行的,后者是以歸檔日志的方式對正在運行的數據庫進行備份。可以使用oracle的恢復管理器(RMAN)或者操作系統命令進行數據庫的物理備份。
RMAN是ASM文件的唯一的備份恢復方法
注意:物理備份從方式上可以有一致性備份(冷備)和非一致性備份(熱備)
完整的備份策略應該以物理備份為主,邏輯備份為輔
3.閃回技術
主要針對的是一些人為導致的邏輯錯誤,不需要利用備份。一種利用undo數據或者閃回日志的快速恢復技術。可以針對不同層面問題進行邏輯恢復,11g支持7種flashback方式。
七種閃回技術:閃回查詢、閃回數據歸檔、閃回事務查詢、閃回事務、閃回表、閃回刪除和閃回數據庫
參考:https://blog.csdn.net/Hehuyi_In/article/details/89493512
完全恢復與不完全恢復
1.完全恢復
利用完整備份或者部分備份,可以將datafile恢復到failure前的最后一次commit,不會出現數據丟失。
2.不完全恢復
需要運用完整備份和日志將database恢復到過去的某一時間點,有數據丟失。
歸檔與非歸檔
1.歸檔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將重寫日志中將要被覆蓋的日志做了備份操作
2.非歸檔模式:簡單來說,在一定的時間內對數據庫做的操作都會被記錄到重寫日志中。
兩者的區別就是前者備份了重寫日志內的信息,后者沒有備份
當處於非歸檔模式下時,在丟失數據文件后唯一的選擇是執行完整的數據庫還原,而不能進行rec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