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通方法:
定義:簡單的說方法就是完成特定功能的代碼塊。
普通方法定義格式:
修飾符 返回值類型 方法名 (參數類型 參數名1,參數類型 參數名2,.........) { 函數體; return 返回值; }
返回值類型用於限定返回值的數據類型。
普通方法分為:有明確返回值的方法和沒有明確返回值的方法。
(1)有明確返回值的方法的調用則有(單獨調用(無意義)、輸出調用、賦值調用(推薦))
public static int sum (int a , int b) { int c =a+b; return c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um(10,20); //單獨調用 //System.out.println(sum(10,20)); //輸出調用 int sum01 =sum(10,20); //賦值調用 }
(2)沒有明確返回值的方法調用(void類型方法的調用)
只能單獨使用。
2.構造方法(定義:簡單的來說是給對象的數據進行初始化的。)
構造方法是類的一個特殊的成員,在類實例化時會自動調用。
構造方法定義格式:
構造方法定義格式: 修飾符 方法名() { }
注意:1.方法名與類名相同。
2.沒有返回值類型。
3.沒有具體的返回值。
構造方法分為:無參構造方法和有參構造方法
(1)無參構造方法
public class Student{ public Student(){ //無參構造方法 System.out.println("無參方法被調用");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Student stu = new Student(); //實例化Student對象 } }//該方法是無參的構造方法,即構造方法不接收參數,執行后輸出即可,無參的構造方法被調用。
(2) 有參數構造方法
為一個屬性賦值有兩種方法:①、直接訪問對象屬性 ②、通過setXxx()方法
如果想在實例化對象的同時就為這個對象的屬性進行賦值,可以通過帶參數的構造方法來實現
public class Student{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int age){ //有參構造方法 this name = name; this age = age ; }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姓名:"+name+"年齡:"+age); } } public class Test0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Student stu = new Student("王小五",25); //實例化對象的同時賦值 stu.show(); } }
構造方法注意事項:
1.java中的每一個類都至少有一個構造方法,如果我們沒有創建,系統會為我們創建一個默認的無參構造方法。(不顯示代碼)
2.但是如果我們定義了構造方法,系統就不會再為我們提供默認的無參構造方法了。這個時候想使用無參構造方法必須自己定義。因為實例化對象時,不一定會輸入參數,那么沒有無參的構造方法,又不輸入參數,就會出錯。
3.構造方法需要用public來修飾,若使用private,在其他類中無法將其實例化。
4.構造方法是可以重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