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數據庫導入導出的三種方式


第一種:

使用mysql自帶的Workbench可視化工具進行操作,如圖:

 

 

選擇好以后按  start Export

 

 

 

選擇好以后按  start import

第二種:

使用Navicat 右鍵點擊轉儲SQL文件,選擇結構和數據。選擇數據庫就對數據庫進行導出,選擇數據表就是對數據表進行導出。由於過於簡單就不附圖了,偷個懶~~~

博主在導入的時候遇到一些坑,報錯mysql server has gone away,跟小伙伴們分享一下。

1、數據文件過大:修改mysql配置文件my.ini,  max_allow_packet=1024M。大部分的人都是這個。

  也可以使用命令的方式進行修改

  set global max_allowed_packet=157286400;//修改
  show global variables like 'max_allowed_packet';//查詢

2、mysql連接超時:修改mysql配置文件my.ini,  wait_timeout=200000

3、mysql針對交互式連接超時:修改mysql配置文件my.ini,   interactive_timeout=200000

第三種:

數據導入:

  mysql>mysql -uroot -p123456;

  mysql>use DataBase;//你的數據庫名字DataBase

  mysql>source D:/你的路徑/xxx.sql;

數據導出:

  導出某個數據庫:mysqldump -u root -p dbName > sqlFilePath

  導出多個數據庫:mysqldump -u root -p –add-drop-database –databases dbName1 dbName2… > sqlFilePath 

      –add-drop-database : 該選項表示在創建數據庫的時候先執行刪除數據庫操作 

      –database : 該選項后面跟着要導出的多個數據庫,以空格分隔

  導出某個數據庫的某個表:mysqldump -u root -p dbName tableName > sqlFilePath

  只導出數據庫結構,不帶數據:mysqldump -u root -p -d dbName > sqlFilePath 

    -d : 只備份結構,不備份數據。也可以使用”–no-data”代替”-d”,效果一樣。

       

  (參考https://blog.csdn.net/amy1213272092/article/details/80802601)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