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延遲、傳輸延遲、處理延時以及排隊時延等概念的一些類比理解


轉載:http://blog.sina.com.cn/s/blog_9178ad670102xbm3.html

條公路(鏈路)開始處有收費站(路由器),收費站出站就會有不同的去處(路由功能),假定一個汽車車隊(分組報文)以100km/h的恆定速度在公路上行駛,那就得依次從進收費站到出收費站,行駛的這段時間就是傳播時延。可是在進收費站之前,先得繳費啊,而且你還不能開得太快。而收費站門口的工作人員處理給你發卡的時間假設是10s,那他一分鍾就能讓六輛車進入高速公路。進入高速之前的這段在收費站的時間,就是限制車輛(bits)不能瞬間涌入高速的時間。也可看作為是所有車隊(分組報文)中的汽車(bits)發卡允許進入(傳輸,或者推向)高速公路(鏈路)所需要的時間。這個時間就叫做傳輸時延。

假設汽車以光速行駛(傳播速率),則在后一輛車還在等待收費站入口處工作人員慢吞吞地發來的卡的時候(傳輸速率),前一輛車早已到達下一個收費站准備出站了(實際上前一輛車都可以繞着地球轉七圈了)。所以這時候在車隊后部分的車還在等發卡的時候(傳輸速率慢,等待傳輸),車隊前面幾輛車已經光速到了下一個收費站。地球上一般不考慮傳播延遲吧?除非是汽車開上了火星(好奇者號),從地球發信號在火星上要十幾分鍾才能收到。。

傳輸時延是分組長度(車隊的車數)和鏈路傳輸速率(工作人員發卡給你的快慢)的函數。

而傳播時延則是兩個收費站(路由器)之間的距離和汽車速度(傳播速率)的函數。

排隊時延好理解,先來的先拿卡過閘唄(推出路由器)

處理時延不太好用收費站的類比。。實在要強行類比的話,可能是收費站工作人員檢查一下你的車牌是否套牌?汽車是否爆胎?檢查一下車要往哪開?身份證行車證駕駛證是否過期?。。。實際上處理時延通常是在微秒或者更低的數量級的。。

時延帶寬積=傳播時延*帶寬,我理解的是,在第一輛車駛出收費站但還未到達下一個收費站時,這條高速路最多能夠容納的車的數目。按李全龍老師課上的內容來看,是指:這個鏈路上能容納多少個比特,或是以比特為單位的鏈路長度。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