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繪制條形圖十分簡單,barplot()函數的使用方法如下:
barplot(h,name.arg,xlab,ylab,col,main,border)
其中一共有七個參數,它們的書寫順序不一定要按照上面給出的順序,可以自己隨便寫一個順序,參數也不一定要寫全。現在我們來了解每一個參數的含義:
-
h是包含在條形圖中使用的數值的向量或矩陣。
-
xlab是x軸的標簽。
-
ylab是y軸的標簽。
-
main是條形圖的標題。
-
names.arg是在每個條下出現的名稱的向量。
-
col用於向圖中的條形提供顏色。
- border用於向圖中的條形邊框提供顏色
代碼如下所示:
> h<-c(1,2,3,4,5,5) > M<-c("MAR","APR","JUN","JUL","AGU","JAN") > barplot(h,names.arg= M,xlab="Month",ylab = "Rain",col="blue",main="Rain chart",border = "red")
這樣就可以繪制出有關每個月的降雨量的條形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