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吳佳誠,一個曾在福建師大附中就讀的oier,2019年7月份我來到多倫多就讀於Langstaff Secondary School
我的常用id有:Johnson_Wu,溫詞
競賽經歷:
2018.5月初次認真接觸算法競賽(其實初一接觸過,但是基本hello world后就放棄了)
2018.10月noip初賽沒有達到省統一分數線,差點被初賽退役,考完那天人都哭傻了。感謝福建省的獎勵名額放我一馬晉級復賽
2018.11月noip復賽,切了簽到題打了暴力,325/600拿到低位省一。那時候自招政策還是明朗的,一個省一至少換個世一大上上
(我那時的心態是,拼一把學競賽,大不了考個一本線去山東大學,很可惜自招被砍,這個願望並沒有實現)
2019年初我決定在加拿大完成自己的本科階段,從那時起就再也沒有認真學過文化課,天天就是泡在機房鑽研算法
(回想起來當時學東西還是蠻快的,半年多就會寫平衡樹,SAM這種東西了)
2019年初的第一輪福建省選,眾所周知福建省是反向選拔,day1t2隨便打了個暴力居然踩了大常數fft的標程,把自己的排名翻了幾十名上來
2019年初的第二輪省選,依舊是反向選拔,但是t1的斜率優化我切不掉。你永遠不知道day2是翻盤還是翻車
2019.5月的APIO和CTSC 菜是原罪,兩塊擦邊線下鐵牌,不會凸包,不會提答,不會計數,不會亂搞
到此,我就正式從COI退役了,進入了加拿大的競賽體質
首先我希望介紹一下加拿大的賽制,國家隊選拔分為兩輪,第一輪叫做CCC,5題共75分,第二輪叫做CCO,兩場比賽,一場3題共75分
最終按照兩輪比賽總分之和選拔國家隊
一開始缺少社會的毒打,還有過進國家隊的夢想(說句閑話,如果沒有NOI打銀頭水准的選手基本不用想從加拿大出線IOI了)
在這個過程中,我開始了自己的競賽撈錢階段,做做課件講講課,寫寫書出出題每個月也能有個幾千上萬的收入還是很香的
2020年2月份,CCC2020(還在禁止討論題目期間,以免被ccf禁賽三年(划掉,暫且咕了題解和代碼 )
直觀上談談這個比賽吧,它比起noip會更像一場cf div2,部分分少,即時反饋
但是個人認為今年比賽質量很一般,t2卡常2分,t3卡了單hash8分,t4的8分有原題,t5直接原題加強版(各題總分都是15分)
t4大膽猜結論就有8分,推推式子就是15分
t5的概率題毒瘤程度遠不如ctsc等中國比賽的毒瘤題
有幸AK了這場比賽,貼個成績
這也就意味着我順利晉級了CCO2020,游記挖坑待填
說實話,CCO2020可能是我的最后一場正式比賽,不出意外的話我將於2020.5月底正式退役
感謝算法競賽給我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抑郁症,打亂了我之前的生活節奏
但也感謝它讓我確認了我未來的工作方向
之后還是以一個退役選手的身份到處恰飯吧,祝各位在自己的算法競賽道路上都能走得更遠更好
故事的發展有很多意外
有你在的結果總不太壞
那個女孩教會我關於愛
遠去人海
稚氣的少年幻想着未來
一塵不染純白色的年代
那個陪伴我成長的女孩
還好有你在
等我從抑郁症里走出來我就娶你回家,我們一起養一只貓過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