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介
在Java中對象和對象引用是兩個容易混淆的概念,下面通過代碼示例進行詳細的說明。
2.含義
為方便說明,首先定義一個Person類,它有name和age兩個屬性。
1 public class Person { 2 3 private String name; 4 private int age; 5 6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int age){ 7 this.name =name; 8 this.age = age; 9 } 10 }
現在來創建一個對象:
Person p1 = new Person("Wang", 12);
我們通常把上述代碼稱之為創建一個對象,那么如何正確區分p1、new Person("Wang", 12)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呢?下面做進一步拆分:
1 Person p1; 2 p1 = new Person("Wang", 12);
上面分開的兩條語句有助於我們的理解,我們知道在Java中使用new關鍵字創建對象,所以說new Person("Wang", 12)是在創建對象,或
者可以說它是對象本身;那么第1條語句中的p1表示什么呢,在Java中我們稱之為對象引用變量,完整的表述是”p1是一個指向Person對象
的引用(變量)“。
3.關系
在理解對象、對象引用后,我們在進一步說明它們之間的映射關系。
1 Person p2; 2 p2 = p1; 3 p2 = new Person("Li", 11);
具體說明如下:
第1行創建一個Person類的對象引用p2,它指向NULL。
第2行將對象引用p1所指向的對象(對象的地址)復制給p2,注意此時這兩個對象的引用p1和p2都指向同一個對象”Wang“,修改任意一
個都會相應地導致另一個參數改變。
第3行將對象引用p2指向了一個新對象”Li“,此時p1和p2指向了不同的對象。
注:通過上述關系說明可知,一個對象可以擁有多個引用,一個引用只能同時綁定0個或1個對象。
4.傳參
在理解對象、對象引用之間的關系后,再來看看Java中的傳參問題。在函數中如果傳入的是基本類型,將會得到此基本類型的一份拷貝;
如果傳入的是傳遞引用,就得到該引用的拷貝。代碼示例如下:
1 public class Test { 2 private int i, j; 3 4 private void test_m1(Test a) { 5 Test b = new Test(); 6 b.i = 1; 7 b.j = 2; 8 a = b; 9 } 10 11 private void test_m2(Test a) { 12 a.i = 1; 13 a.j = 2; 14 } 15 16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17 Test t = new Test(); 18 t.i = 5; 19 t.j = 6; 20 System.out.println("t.i = " + t.i + " t.j= " + t.j); // 5,6 21 22 t.test_m1(t); 23 System.out.println("t.i = " + t.i + " t.j= " + t.j); // 5,6 24 25 t.test_m2(t); 26 System.out.println("t.i = " + t.i + " t.j= " + t.j); // 1,2 27 } 28 }
在第22行執行函數test_m1(t),該函數的參數引用a拷貝了引用t,即引用a獲取了對象地址,a和t指向了同一個對象(i=5, j=6)。在函數
中新建了一個對象(i=1, j=2),並且使用引用b指向它。最后讓引用a拷貝引用b,即引用a指向了新對象,但是引用t未發生變化,此時它
仍然指向原先的對象。
在第25行執行函數test_m2(t),此時該函數的引用a拷貝了引用t,即引用a獲取了對象地址,a和t指向了同一個對象(i=5, j=6)。此時通過
引用a修改對象時(i=1, j=2),由於引用t仍然指向該對象,所以此時i和j的值發生變化。
5.參考文獻
https://www.cnblogs.com/dolphin0520/p/3592498.html
https://www.iteye.com/blog/zwmf-17385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