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網鏈路聚合通過將多條以太網物理鏈路捆綁在一起形成一條以太網邏輯鏈路,實現增加鏈路帶寬的目的,同時這些捆綁在一起的鏈路通過相互動態備份,可以有效地提高鏈路的可靠性。
一、基本概念
1、聚合接口/聚合組
每個聚合組唯一對應着一個邏輯接口,稱為聚合接口。創建聚合接口后會自動創建聚合組,聚合組與聚合接口的編號是相同的,例如聚合組1對應於聚合接口1。
聚合組/聚合接口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 二層聚合組/二層聚合接口:二層聚合組的成員端口全部為二層以太網接口,其對應的聚合接口稱為二層聚合接口。
- 三層聚合組/三層聚合接口:三層聚合組的成員端口全部為三層以太網接口,其對應的聚合接口稱為三層聚合接口。
2、成員端口
多個以太網接口捆綁在一起后形成一個聚合組,而這些被捆綁在一起的以太網接口就稱為該聚合組的成員端口
聚合組內的成員端口具有以下三種狀態:
- 選中(Selected)狀態:此狀態下的成員端口可以參與數據的轉發,處於此狀態的成員端口稱為“選中端口”。
- 非選中(Unselected)狀態:此狀態下的成員端口不能參與數據的轉發,處於此狀態的成員端口稱為“非選中端口”。
- 獨立(Individual)狀態:此狀態下的成員端口可以作為普通物理口參與數據的轉發。當聚合接口配置為聚合邊緣接口,其成員端口未收到對端端口發送的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鏈路聚合控制協議)報文時,處於該狀態。
3、參考端口
參考端口從本端的成員端口中選出,其操作Key和屬性類配置將作為同一聚合組內的其他成員端口的參照,只有操作Key和屬性類配置與參考端口一致的成員端口才能被選中。
對於聚合組內處於up狀態的端口,按照端口的高端口優先級->全雙工/高速率->全雙工/低速率->半雙工/高速率->半雙工/低速率的優先次序,選擇優先次序最高、且屬性類配置與對應聚合接口相同的端口作為參考端口;如果多個端口優先次序相同,首先選擇原來的選中端口作為參考端口;如果此時多個優先次序相同的端口都是原來的選中端口,則選擇其中端口號最小的端口作為參考端口;如果多個端口優先次序相同,且都不是原來的選中端口,則選擇其中端口號最小的端口作為參考端口。
4、聚合模式
鏈路聚合分為靜態聚合和動態聚合兩種模式,它們各自的優點如下所示:
- 靜態聚合模式:一旦配置好后,端口的選中/非選中狀態就不會受網絡環境的影響,比較穩定。
- 動態聚合模式:能夠根據對端和本端的信息調整端口的選中/非選中狀態,比較靈活。
處於靜態聚合模式下的聚合組稱為靜態聚合組,處於動態聚合模式下的聚合組稱為動態聚合組。
二、端口狀態確定
1、靜態聚合模式
2、動態聚合模式
三、配置鏈路聚合
1、配置二層靜態聚合
操作 |
命令 |
說明 |
進入系統視圖 |
system-view |
- |
創建二層聚合接口,並進入二層聚合接口視圖 |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interface-number |
創建二層聚合接口后,系統將自動生成同編號的二層聚合組,且該聚合組缺省工作在靜態聚合模式下 |
退回系統視圖 |
quit |
- |
進入二層以太網接口視圖 |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多次執行此步驟可將多個二層以太網接口加入聚合組 指定force參數時,會將聚合口上的屬性配置同步給該接口 |
將二層以太網接口加入聚合組 |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group-id [ force ] |
|
(可選)配置端口優先級 |
link-aggregation port-priority priority |
缺省情況下,端口優先級為32768 |
2、配置二層動態鏈路聚合
操作 |
命令 |
說明 |
進入系統視圖 |
system-view |
- |
配置系統的LACP優先級 |
lacp system-priority priority |
缺省情況下,系統的LACP優先級為32768 改變系統的LACP優先級,將會影響到動態聚合組成員端口的選中/非選中狀態 |
創建二層聚合接口,並進入二層聚合接口視圖 |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interface-number |
創建二層聚合接口后,系統將自動生成同編號的二層聚合組,且該聚合組缺省工作在靜態聚合模式下 |
配置聚合組工作在動態聚合模式下 |
link-aggregation mode dynamic |
缺省情況下,聚合組工作在靜態聚合模式下 |
退回系統視圖 |
quit |
- |
進入二層以太網接口視圖 |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多次執行此步驟可將多個二層以太網接口加入聚合組 指定force參數時,會將聚合口上的屬性配置同步給該接口 |
將二層以太網接口加入聚合組 |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group-id [ force ] |
|
配置端口的LACP工作模式為PASSIVE |
lacp mode passive |
二者選其一 缺省情況下,端口的LACP工作模式為ACTIVE |
配置端口的LACP工作模式為ACTIVE |
undo lacp mode |
|
配置端口優先級 |
link-aggregation port-priority priority |
缺省情況下,端口優先級為32768 |
3、配置三層靜態鏈路聚合
操作 |
命令 |
說明 |
進入系統視圖 |
system-view |
- |
創建三層聚合接口,並進入三層聚合接口視圖 |
interface route-aggregation interface-number |
創建三層聚合接口后,系統將自動生成同編號的三層聚合組,且該聚合組缺省工作在靜態聚合模式下 |
退回系統視圖 |
quit |
- |
進入三層以太網接口視圖 |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多次執行此步驟可將多個三層以太網接口加入聚合組 |
將三層以太網接口加入聚合組 |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group-id |
|
(可選)配置端口優先級 |
link-aggregation port-priority priority |
缺省情況下,端口優先級為32768 |
4、配置三層動態鏈路聚合
進入系統視圖 |
system-view |
- |
配置系統的LACP優先級 |
lacp system-priority priority |
缺省情況下,系統的LACP優先級為32768 改變系統的LACP優先級,將會影響到動態聚合組成員的選中/非選中狀態 |
創建三層聚合接口,並進入三層聚合接口視圖 |
interface route-aggregation interface-number |
創建三層聚合接口后,系統將自動生成同編號的三層聚合組,且該聚合組缺省工作在靜態聚合模式下 |
配置聚合組工作在動態聚合模式下 |
link-aggregation mode dynamic |
缺省情況下,聚合組工作在靜態聚合模式下 |
退回系統視圖 |
quit |
- |
進入三層以太網接口視圖 |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多次執行此步驟可將多個三層以太網接口加入聚合組 |
將三層以太網接口加入聚合組 |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group-id |
|
配置端口的LACP工作模式為PASSIVE |
lacp mode passive |
二者選其一 缺省情況下,端口的LACP工作模式為ACTIVE |
配置端口的LACP工作模式為ACTIVE |
undo lacp mode |
|
配置端口優先級 |
link-aggregation port-priority priority |
缺省情況下,端口優先級為327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