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飯,這個現象在許多行業都存在,但在程序員身上顯得尤為突出,大齡程序員普遍會遭遇晉升天花板,薪酬待遇上漲乏力,在就業市場散失競爭力。在經濟周期、貿易戰等因素的影響下,經濟增長放緩,行業泡沫破裂,資本寒冬降臨,大齡程序員突然成了不受人待見的老菜幫子。

剛過去的 2019 年縮編裁員新聞不斷,陣陣寒意襲人,同為程序老兵的我感受非常真切,身邊不少朋友都經歷了裁員風波,到底是什么原因讓程序員變成了青春飯呢?探討它不是為了販賣焦慮,而是設法弄楚問題背后的原因,唯有這樣才能消除焦慮、冷靜應戰,最終化解問題,否則就只能坐以待斃了。結合過往的真實經歷,接下來老兵哥將跟大家來聊一聊青春飯背后的原因:
1. 行業就業人口凈流入
1.1 入口流量大的原因
- 行業人才需求量大:相對於他行業,IT 屬於朝陽產業,前后也就幾十年發展史。從個人電腦的誕生開始,到互聯網的普及,再到互聯網+ 變革賦能各行各業,雖然中間發生過泡沫破裂,但行業基本上都處於上升期,發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尤其在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等熱點的推波助瀾下,這些年誕生了一批巨無霸和獨角獸,學校、培訓機構往 IT 行業輸送了大量人才,同時也催生了無數泡沫。
- 薪酬待遇相對較高:供不應求下 IT 行業的薪酬比其他行業高不少,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高收入吸引着年輕人源源不斷地加入。老兵哥當年跨專業考研加入碼農大軍,除了對 IT 行業充滿好奇之外,收入可觀也是主要原因。那時候硅谷創富神話讓人浮想聯翩,國內搜狐、新浪和網易等互聯網企業冉冉升起,許多其他專業的同學都報考了計算機專業研究生,八百多考生最終錄取了兩百多人。沒有考上的同學還可以自費讀軟件學院,或者報名某些包就業的培訓機構。
1.2 出口流量小的原因
- 產業分工處於下游:我們在全球產業鏈當中處於下游,產業標准和核心技術都在歐美企業手里,我們大部分企業都在做應用開發,對技術能力的要求不高。老兵哥最初在通信行業的主要工作就是將國際電信論壇制定的標准落地實現,最終產品都要采購高通等企業生產的元器件。職業發展的技術導向性不強,程序員沿技術線發展的空間有限。隨着我們的產業往中上游升級,程序員的上升空間才會不斷擴大,走技術線往上發展的競爭就會減弱。
- 常規發展通道受堵:程序員可選的常規發展方向非常有限,沿技術線做技術專家或架構師,轉管理線做項目管理或技術管理,轉產品線做產品總監或運營總監,往市場營銷等其他條線轉型的較少。學而優則仕,所有路線再往上都是做純管理,在金字塔式的組織架構中,越往上崗位數量就越少。老兵哥在 30 歲前后就遇到了開發崗的天花板,通過突破自我轉型做架構師才獲得更好的發展和收入,但我預見到架構師的天花板在不久后也會出現。
入口流量大,出口流量小,千軍萬馬擠獨木橋,這種模式下必定會有大量程序員被擠落水。在行業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尤其是泡沫被無限吹大時,程序員供不應求,上述問題就會被掩蓋或延緩,當遇到外部環境變差時,這個深層次的問題就會暴露出來。但為什么被擠落水的主要是大齡程序員呢?在市場經濟下,勞動力就是商品,一款商品是否暢銷的決定要素就是性價比。隨着年齡的增長,程序員並沒有像醫生等職業那樣變得越來越吃香,性價比跟年齡成反比,這背后又有哪些原因呢?
2. 性價比跟年齡成反比
2.1 行業更新換代太快
相對其他行業,IT 行業的變化實在太快了。老兵哥本科階段是主修機電的,到現在許多本科同學依舊靠學校里教的知識技能謀生,但 IT 行業就不同了:
- 當年學校里教學用的 BASIC \ FORTRAN \ C 等編程語言差不多都被收入博物館了。
- 操作系統升級過無數版本, Windows 從 98 到 10,Unix \ Linux 也衍生出許多版本。
- 前端技術棧早已面目全非,Java Applet \ JSP \ Servlet \ Adobe Flash \ Adobe Dreamweaver \ Adobe Fireworks 等技術都被淘汰了,Struts \ Webwork \ jQuery \ Bootstrap \ Angular \ Backbone \ React \ Vue 等技術你方唱罷我登場。
- 后端技術也從 C++ \ Java 等開發語言演化至現在的百花齊放,數據庫種類不斷豐富,不同生態圈都有大量中間件產品。
變化既蘊含着機會,也伴隨着挑戰,稍有懈怠你就不趕趟了。就像前些年移動互聯網火爆的時候,市場上緊缺 iOS / Android 開發工程師,但沒過兩年就變成過剩了,記得當時有小伙伴剛掌握 iOS / Android 等技術,還沒來得及找到工作就要學習 H5 / 小程序等新技術了。
另外,通信、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5G、物聯網等熱點輪番出現,每次都伴生着大量新技術,不管公司還是個體都很容易被科技浪潮湮沒,重新站上浪潮之巔要耗費九牛二虎之力。隨着年齡的增長,好奇心和學習力都會減弱,慢慢你就很難跟上行業更新換代的步伐了。
2.2 世俗規范增加阻力
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這背后就是約定成俗的社會規范,不遵守就要遭受環境壓力,好比過了婚育年齡不結婚生小孩,家人朋友就會給他施加壓力,結婚生子原本是非常個人化的事情。同樣工作上也存在類似的規范,除非你所在的公司研發技術含量很高的產品,而你剛好又非常喜歡鑽研技術,否則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如果過了 35 歲還在從事開發工作,那你必須要面對他人異樣的目光。我們現在的價值體系還比較單一,社會還無法容納多樣化的存在,即使你喜歡鑽研技術,也會被世人認為沒有出息。如果你壓根不在乎外界的看法還好,否則還是會影響你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老兵哥在這么多年工作中就很少遇到超過 40 歲的大齡程序員。
2.3 家庭壓力越來越大
年輕時,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現在上有老下有小,中間還背着車貸房貸,生活開支樣樣少不了。除經濟層面的壓力,在時間精力上你還要平衡事業、家庭和生活,不可能沒日沒夜的加班當工作狂,顧此失彼,得不償失。
另外,IT 行業的地域發展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一線或省會城市,大部分從業者都是背井離鄉來到大城市,親朋好友都在老家,安家落戶成本很高。隨着孩子的出生,生活成本會越來越高,這要求你獲得更高的收入。隨着年齡的增長,錢變得越來越不經花了,薪酬上漲帶來的外部驅動效用遞減了,同樣的漲幅不像年輕時那么有激勵作用了,很容易陷入低不成高不就的尷尬局面。
2.4 難改變的生理規律
俗話說:30 歲前你找病,30 歲后病找你。人的身體機能在 30 歲左右達到高峰,往后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堅持運動鍛煉可以延緩這個過程,但歲月不饒人,你不可能再像年輕時那樣加班熬夜了。老兵哥在 2005~2015 年這十年里經常加班,有時候到客戶現場安裝升級系統,動不動就要熬通宵,那時候再累睡上一覺就恢復了。
當你的體力精力都不如從前充沛,學習新知識技術的能力也在減弱。如果工作本身的技術含量不高,那雇主會認為你不如年輕人能加班。如果工作需要不斷充電,那雇主會認為你不如年輕人愛學習,不如年輕人樂於擁抱變化。大家都在低層面上競爭,而你的人力成本又是年輕人的好幾倍,從性價比角度看,雇主寧可多招幾個年輕人。
3. 總結
入口流量大,出口流量小,程序員的性價比跟年齡成反比,這就是青春飯背后的原因。弄清楚了原因,也就找到了解決方法,回頭老兵哥再寫一篇文章來講講如何讓程序員越老越吃香。
今天先分享到這里,堅持原創不易,如果你覺得有價值,麻煩動動手指點下文 「 推薦 」按鈕,讓更多小伙伴可以看到,老兵哥會更有動力堅持分享的。另外,我后續還會分享職業規划、應聘面試、技能提升、影響力打造等經驗,關注「 IT老兵哥 」,賦能程序人生!
近期熱評的影響力打造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