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瀏覽器調試總結


一、調試工具

1、Elements

     先來看這張圖最上頭的一行是一個功能菜單,每一個菜單都有它相應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依次從左往右來看

 

 

     箭頭按鈕:用於在頁面選擇一個元素來審查和查看它的相關信息,當我們在Elements這個按鈕頁面下點擊某個Dom元素時,箭頭按鈕會變成選擇狀態

     設備圖標:點擊它可以切換到不同的終端進行開發模式,移動端和pc端的一個切換,可以選擇不同的移動終端設備,同時可以選擇不同的尺寸比例,chrome瀏覽器的模擬移動設備和真實的設備相差不大,是非常好的選擇

 

     Element內容:用來查看,修改頁面上的元素,包括DOM標簽,以及css樣式的查看,修改,還有相關盒模型的圖形信息。
下圖我們可以看到當我鼠標選擇id為lg_tar的div元素時,右側的css樣式對應的會展示出此id的樣式信息,此時可以在右側進行一個修改,修改即可在頁面上生效。

 

 

灰色的element.style樣式同樣可以進行添加和書寫,唯一的區別是,在這里添加的樣式是添加到了該元素內。

同時,當我們瀏覽網站看到某些特別炫酷的效果和難做的樣式時候,打開這個功能,我們即可看到別人是如何實現的,學會它這知識就是你的了,仔細鑽研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2. Console控制台:

用於打印和輸出相關的命令信息,其實console控制台除了我們熟知的報錯,打印console.log信息外,還有很多相關的功能,下面簡單介紹幾個:

一些對頁面數據的指令操作,比如打斷點正好執行到獲取的數據上,由於數據都是層層嵌套的對象,這個時候查看里面的key/value不是很方便
即可用這個指令開查看,obj的json string 格式的key/value,我們對於數據里面有哪些字段和屬性即可一目了然

 

除了console.log還有其他相關的指令可用

 

 

3. Sources:

js資源頁面:這個頁面內我們可以找到當然瀏覽器頁面中的js 源文件,方便我們查看和調試,在我還沒有走出校園時候,我經常看一些大站的js代碼,那時候其實基本都看不懂,但是最起碼可以看看人家的代碼風格,人家的命名方式,所有的代碼都是壓縮之后的.
我們可以點擊下面的{}大括號按鈕將代碼轉成可讀格式
文件原壓縮的代碼:

 

 

 

 轉換成可讀格式的代碼:

 

 

          點擊source標簽有三個模塊:

          第一個是來選擇資源的,當網頁被加載的時候向服務器端請求出來的文件包括.html .ccs .js這樣的文件;第二個是js調試窗口,可以在左邊打斷點,刷新頁面,進行調試。第三個窗口重點說明一下:

          

 

 

         1.Pause script excution 【單步執行,在斷點處暫停,等待調試–不是直譯】

         2.Step over next function call【單步跳過】 : 會跳到下一個斷點

         3.Step into next function call【單步進入】 :會進入函數內部調試

         4.Step out of current function 【單步跳出】: 會跳出當前這個斷點的函數,

         5.step :一步步執行

         6.Deactivate breakpoints : 使所有斷點臨時失效

         7.Don’t Pause on exceptions: 不要在異常處暫停,

         8.Pause On Caught Exceptions– 若拋出異常則需要暫停在那里

         9.Watch: 監聽表達式 不需要一次又一次地輸入一個變量名或者表達式,你只需將他們添加到監視列表中就可以時時觀察它們的變化:

        10.Call stack:在一行代碼里暫停時,可以在 Call Stack 面板查看是哪些棧將你帶到了當前斷點(到達當前函數調用了哪些函數)。如果不是在一行代碼里暫停, Call Stack 面板是沒有內容的。點擊函數會跳到此函數調用的地方。藍色箭頭是當前查看的函數。在 Call Stack 面板里右鍵,選擇 Copy stack trace 可以將面板里的 stack 信息復制到 clipboard。復制格式如下(函數名稱、在代碼里的行數):

            fix (jquery.min.js:formatted:2005)

           dispatch (jquery.min.js:formatted:1961)

            r.handle (jquery.min.js:formatted:1853)

        11.scope:可以看到相當多實用的信息,比如this的指向,是否有值,斷點是對象還是其他等。。

        12.BreakPoints: 記錄了標記的所有斷點,可以點擊跳轉

        13.XHR/FETCH BreakPoints: 針對某一個請求或者請求的關鍵字設置斷點

        14.Dom BreakPoints:右鍵單擊某個DOM元素,並選擇Break on下的subtree modifications。這樣調試器就可以在腳本遍歷到該元素並且要修改它的時候自動停止,以讓用戶進行調試檢查

        15.Global listener:

        16.Event listener breakPoints:在監聽器監聽到某個事件發生的時候,斷點暫停

   Sinppets:
   比如當我們想不起某個方法的具體使用時候,會打開控制台隨意寫一些測試代碼,或者想測試一下剛剛寫的方法是否會出現期待的樣子,但是控制台一打回車本想換行但是卻執行剛寫的半截代碼.

   所以推薦使用Sources下面的左側的Sinppets代碼片段按鈕這時候點擊創建一個新的片段文件,寫完測試代碼后把鼠標放在新建文件上run,再結合控制台查看相關信息

   新建了一個名叫:app.js的片段代碼,在你的項目環境頁面內,該片段可執行項目內的方法

  

Content scripts:
Chrome 的一種擴展程序,它是按照擴展的ID來組織的,這些文件也是嵌入在頁面中的資源,這類文件可以讀寫和操作我們的資源,需要調試這些擴展文件,則可以在這個目錄下打開相關文件調試,但是幾乎我們的項目還沒有相關的擴展文件,所以啥也看不到,平時也不需要關心這塊

4. Network:

網絡請求標簽頁:可以看到所有的資源請求,包括網絡請求,圖片資源,html,css,js文件等請求,可以根據需求篩選請求項,一般多用於網絡請求的查看和分析,分析后端接口是否正確傳輸,獲取的數據是否准確,請求頭,請求參數的查看

 

 

以上我選擇了All,就會把該頁面所有資源文件請求下來,如果只選擇XHR 異步請求資源,則我們可以分析相關的請求信息

 

 

 打開一個Ajax異步請求,可以看到它的請求頭信息,是一個POST請求,參數有哪些,還可以預覽它的返回的結果數據,這些數據的使用和查看有利於我們很好的和后端工程師們聯調數據,也方便我們前端更直觀的分析數據

 

 

5. Performance(舊版瀏覽器為Timeline):

時間表可以記錄和運行分析應用程序所有的活動,為了使的記錄頁面的交互,打開時間軸面板,然后按開始錄制錄制按鈕(),或者通過鍵入鍵盤快捷鍵Cmd的 +E(Mac)或按Ctrl +E(Windows / Linux版)。這個記錄按鈕會從灰色變成紅色,而Timeline將開始從你的頁面獲取時間線(timeline)。在你的應用中完成一些操作,記錄到一些數據之后,再一次點擊按鈕來停止記錄。

紅色的點旁邊是清除記錄。后面的選項可以選擇需要capture捕獲的項。分別是網絡,JS簡介,截圖,存儲,描繪。

下圖是一個任選的一個網頁打開的時間表:

第一個框里是概述,這里可以大致看到頁面的性能。

第二個框里是event,即是事件監控。這是CPU的堆棧跟蹤的可視化,綠色表示媒體時間,紅色表示負載事件,藍色表示DOM事件。

第三個框里表示存儲

第四個框里是詳細信息,這里會顯示事件的詳細信息。

CPU。CPU資源。此區域圖指明了事件的類型消耗的CPU資源。

上圖可見加載時間0.02s,腳本15.68s,渲染時間11.28s,繪制時間46.06s,其他時間49.06s,空閑1.27s時間。

上圖是總表。下圖是詳細匯總表。

5. Memory(舊版為Profiles):

會列出所有的資源,以及HTML5的Database和LocalStore等,你可以對存儲的內容編輯和刪除 不做過多介紹

6. Security

可以告訴你這個網站的安全性,查看有效的證書等

7. Application(舊版為Resources)

會列出所有的資源,以及HTML5的Database和LocalStore等,你可以對存儲的內容編輯和刪除 不做過多介紹

8. Audits

可以幫你分析頁面性能,有助於優化前端頁面,分析后得到的報告

二、斷點調試

1. 如何調試

調試js代碼,肯定是我們常用的功能,那么如何打斷點,找到要調試的文件,然后在內容源代碼左側的代碼標記行處點擊即可打上一個斷點

2. 斷點與 js代碼修改

看下面這張圖,我在一個名為toggleTab的方法下打了兩個斷點,當開始執行我們的點擊切換tab行為后,代碼會在執行的斷點出停下來,並把相關的數據展示一部分,此時可以在已經執行過得代碼處,把鼠標放上去,即可查看相關的具體數據信息,同時我們可以使用右側的功能鍵進行調試.

右側最上面一排分別是:暫停/繼續(F8)、單步執行(新版瀏覽器F9、F10)、單步跳入此執行塊(F11快捷鍵)、單步跳出此執行塊(shift+F11)、禁用/啟用所有斷點。下面是各種具體的功能區

在當前的代碼執行區域,在調試中如果發現需要修改的地方,也是可以立即修改的,修改后保存即可生效,這樣就免去了再到代碼中去書寫,再刷新回看了

3. 快速進入調試的方法

當我們的代碼執行到某個程序塊方法處,這個方法上可能你並沒有設置相關的斷點,此時你可以F11進入此程序塊.

但是往往我們的項目都是經過很多源代碼封裝好的方法,有時候進入后,會走很多底層的封裝方法,需要很多步驟才能真正進入這個函數塊.

此時將鼠標放在此函數上,會出現相關提示,會告訴你在該文件的哪一行代碼處,點擊即可直接看到這個函數,然后臨時打上斷點,按F10或者點擊右上角的第二個按鈕即可直接進入此函數的斷點處

4. 調試的功能區域

每一個功能區,都有它相關的左右,先來看一張圖,它都有哪些功能

Call Stack調用棧:
當斷點執行到某一程序塊處停下來后,右側調試區的Call Stack 會顯示當前斷點所處的方法調用棧,從上到下由最新調用處依次往下排列,Call Stack 列表的下方是Scope Variables列表可以查看此時局部變量和全局變量的值。圖中可以看出,我們最先走了toggleTab這個方法,然后走到了一個更新對象的方法上,當前調用在哪里,箭頭會幫你指向哪里,同時我們可以點擊,調用棧列表上的任意一處,即可回頭再去看看代碼

但是若你想從新從某個調用方法出執行,可以右鍵Restart Frame, 斷點就會跳到此處開頭重新執行,Scope 中的變量值也會依據代碼從新更改,這樣就可以回退來從新調試,錯過的調試也可以回過頭來反復查看

Breakpoints關於斷點:所有當前js的斷點都會展示在這個區域,你可以點擊按鈕用來“去掉/加上”此處斷點,也可以點擊下方的代碼表達式,調到相應的程序代碼處,來查看

XHR Breakpoints:
在XHR Breakpoints處,點擊右側的+號,可以添加請求的URL,一旦 XHR 調用觸發時就會在 request.send() 的地方中斷

DOM Breakpoints::
可以給你的DOM元素設置斷點,有時候真的需要監聽和查看某個元素的變化情況,賦值情況,但是我們並是不太關心哪一段代碼對它做的修改,只想看看它的變化情況,那么可以給它來個監聽事件,這個時候DOM Breakpoints中會如圖

當要給DOM添加斷點的時候,會出現選擇項分別是如下三種修改1.子節點修改2.自身屬性修改3.自身節點被刪除。選中之后,Sources Panel 中右側的 DOM Breakpoints 列表中就會出現該 DOM 斷點。一旦執行到要對該 DOM 做相應修改時,代碼就會在那里停下來

Event listener Breakpoints:
最后Event Listener 列表,這里列出了各種可能的事件類型。勾選對應的事件類型,當觸發了該類型的事件的 JavaScript 代碼時就會自動中斷

 

參考:

https://www.cnblogs.com/soyxiaobi/p/9598761.html

https://blog.csdn.net/wlyang666/article/details/81837428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