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論-理論


系統論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115/11/4292930_622583795.shtml

 

正文:

系統論的八項基本原理與五大規律:
八項基本原理:
(1)整體性原理。系統是由若干要素組成的具有獨立要素所沒有的性質和功能的有機整體,表現出整體的性質和功能不等於各個要素性質和功能的簡單疊加。

(2)層次性原理:由於組成系統的各個要素存在各種差異,系統組織在地位和作用,結構和功能上表現出具有質的差異的等級秩序性即層次性。

(3)開放性原理:系統具有不斷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能量,信息交換的性質和功能,開放性是系統演化的前提,也是系統穩定的條件。

(4)目的性原理:系統在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在一定范圍內系統的發展和變化幾乎不受條件和途徑的影響,表現出某種趨向預定狀態的特性。

(5)突變性原理:系統失穩而發生狀態變化是一個突變過程,是系統質變的一種基本形式。系統發展過程中存在分叉而且突變方式很多,使系統質變和發展也存在多樣性。

(6)穩定性原理:開放系統能夠在一定的范圍內進行自我調節,保持和恢復系統原有的有序狀態,功能結構,具有一定自我穩定的能力。

(7)自組織原理:開放系統由於復雜的非線性作用而使漲落得以放大,從而產生更大范圍更強烈的長程相關,系統內部各個要素自發地組織起來,系統從無序向有序,從低級有序向高級有序發展。

(8)相似性原理:系統的結構功能,存在方式和演化過程具有有差異的共性,是系統統一性的一種表示。系統表現出同構和同態。

五大規律:
系統論的基本規律是關於系統存在的基本狀態和演化趨勢的,穩定的,必然的,普遍的規律。系統論的基本規律概括為以下五項:
(1)結構功能相關律:即關於結構和功能相互關聯,相互轉化的規律。一定的結構必然具有一定的功能並制約着隨機漲落的范圍,隨機漲落可以引起局部功能的改變,當漲落突破系統內部調節機制的作用范圍,漲落得到系統整體的響應而放大,造成系統整體結構的改變,而新的結構又制約新的隨機漲落的范圍。這樣結構和功能動態地相互作用,系統不斷地演化。

(2)信息反饋律:即信息反饋的調控作用影響系統穩定性的內在機理。負反饋強化系統的穩定性,正反饋使系統遠離穩定狀態,但正反饋可以推動系統的演化,因為在一定條件下,漲落通過正反饋得以放大,破壞系統的原有穩定性,使系統進入新的穩定狀態。

(3)競爭協同律:即系統的要素之間,系統與環境之間存在整體統一性和個體差異性,通過競爭和協同推動系統的演化發展。自組織理論認識到在競爭基礎上的協同對於系統演化的重大意義。非線性相互作用構成競爭和協同辨證關系的自然科學基礎。系統中普遍存在的漲落說明系統要素之間總是處於競爭狀態,漲落得到系統的響應而得以放大說明協同在發揮作用。競爭是系統演化的創造性因素,協同是系統演化確定性,目的性的因素。

(4)漲落有序律:即系統通過漲落達到有序,實現系統從無序向有序,從低級有序向高級有序發展。這種轉變與對稱破缺緊密相關。系統演化過程中的分叉通過漲落實現,說明必然性通過偶然性表現出來。

(5)優化演化律:即系統不斷演化,優化通過演化實現,表現系統的進化發展。耗散結構理論闡述了系統優化的一些基本前提,協同學着重討論了系統優化的內部機制,超循環理論說明超循環組織形成就是系統優化的一種形式。系統優化最重要的是整體優化,“形態越高,發展越快”是系統優化的一條基本法則。系統優化是系統演化的目的。隨着系統形態的發展,復雜系統的穩定性可以通過通信能力的改善和優化來保證。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